什麼東西,1公斤可以要價100萬美元?不是鑽石、也不是黃金,而是生產專治牛皮癬所需要的原料藥!
如此昂貴的專利藥,每隔3~4週會裝在皮箱中,由位在桃園蘆竹鄉間的台耀化學(4746),賣給丹麥利奧製藥有限公司(Leo Pharmaceutical Products),生產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牛皮癬的維他命D衍生物。這類藥品因為合成難度高,台耀為全球少數供應商之一,幾乎是寡占市場。
台耀為了生產這些高貴的原料藥,這家成立迄今16年的藥廠,單是檢測儀器設備就投資超過1億元,公司有9名博士負責研發新產品。因為看好原料藥下游需求成長,目前已投下10億元擴建新廠。在營收和獲利成長看好下,3月初以78元上市掛牌,4個月股價大漲逾4成,反映出市場對原料藥產業的期待。
不只台耀營運爆發,統一集團旗下的神隆(1789)、有47年歷史的中化合成(1762),就算沒有政府政策奧援,又面臨印度、中國業者以量取勝的威脅,卻都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向外銷,打進國際學名藥大廠供應鏈,各廠目前不僅都積極走向資本市場,且在大力擴廠。
成長力道強》
第1季產值比去年多3成
爆發力稱冠台灣生技產業
根據ITIS(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統計,今年第1季製藥產業產值為152億5,000萬元,較去年同期僅微幅成長2.3%,但其中原料藥產值為39億5,0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成,是台灣生技產業中最具爆發力的一支。從藥品供應鏈看,原料藥是藥品中擁有療效的基本成分,學名藥廠拿到原料藥後加上一些輔料製藥劑,製成藥品販售,因此,原料藥廠(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簡稱API)可說是學名藥廠最重要的策略夥伴,一些專利藥廠甚至擁有自己的原料藥廠。
據估計,全球藥品市場年營業額約300億美元,其中大型藥廠研發的專利藥及學名藥各占一半市場。像全球最大學名藥大廠TEVA,去年營收約161億美元,其原料藥部門年營業額則約有2億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