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在6月1日正式上路,未來只要持有房子不滿2年內要轉售,就要依照交易實價被課10%或15%的稅,這個政策的源起主要是政府要遏阻房地產短期炒作歪風,政策在草擬階段時就已經打趴了房市,讓今年3月與4月的交易量陷入急凍。
但是奢侈稅是否能引導房價大幅回跌?從上路半個多月以來的觀察,大致有2項變化:第1、房價不但沒跌,反而開價更高了,因為不願在之前降價脫售的賣方,大都是資金較無壓力,現在更不可能賤售,因此賣方將課稅的成本轉嫁給買方,開價往上開高10%~15%,導致議價期拉長,成交速度變慢;第2、由售轉租的比例增加,不少屋主已有長期抗戰的打算,因此由賣轉租,使租屋市場供給大增,房東只得降價求租,租金報酬率跟著下滑。
面對後奢侈稅時代,靠置產來收取固定收益的長期投資者,該如何調整策略呢?來看看養房達人曾鑑垣的做法。
曾鑑垣退伍後就進入信義房屋當房仲業務,在高雄房地產業已打滾超過20年,目前也在長榮大學開課,對一般大眾講授地產管理、不動產仲介業務管理等專業課程。他認為養房的成功關鍵在於先判斷房子資產是否真的具有「價值」,接下來再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套房、店面或是小型商辦(編按:30坪以下的辦公室)來運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奢侈稅實施前,住宅型產品漲幅巨大,店面與商辦則落後,加上陸客自由行效應,因此,現階段以店面、小型商辦最適合養房投資。
曾鑑垣把養房比喻成養雞,雞可分成生蛋雞與肉雞,房子也一樣。要看養房的目的,是要把房子價值養大、賺價差,此法常適用於店面;若是養房賺租金收益,追求租金報酬率穩定而不中斷,則以小型商用不動產或套房為宜。此外,他不推薦傳統的2房或3房的住家型產品,因為住家型產品的管理成本最高,租金穩定度又不比小型商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