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前,台股加權指數下檔似乎有一股力量支撐,但過去散戶最愛的電子股這一波卻成過街老鼠、頻頻破底,到7月18日止,竟有40檔電子股創1年來新低價;對於超弱的科技股,投資人到底該摸底搶反彈、還是快點閃開?
對科技上游股買賣點預測精準的瑞銀證券半導體首席分析師程正樺說,目前電子產業庫存水位高,且需求疲軟,基本面的確不樂觀,7月內外資法人殺聲連連,就是在反映這些壞消息;至於傳產股能持續上揚,主要是選舉行情推動,一般而言,電子股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少。
對不敢再追高本益比傳產股的投資人來說,「仔細挑選便宜科技股、靜待買點」,是目前最好的操作策略。
台股動能不足
不宜追捧高本益比個股
去年11月,程正樺建議《Smart智富》月刊讀者買進台積電(2330),聽他話的投資人,剛好可以買在波段起漲點60元附近。最近,他又作出建議:9~10月半導體股進場點會出現。
他指出,最近很多科技股破底,是反映第3季旺季不旺,主要是第2季應該進行的庫存調整被日本強震給打亂了,許多廠商備料過多,目前還沒有去化完成,所以今年第3季季節性需求會比過去幾年都來得差,預計營收數字不會好看,造成市場失望性賣壓出籠。
但是投資人不用太悲觀,瑞銀證券團隊預估,今年底前應該可以見到庫存調整完成,加上蘋果新手機iPhone5計畫第4季問世,明年第2季又有搭載新作業系統軟體Windows8的個人電腦推出,都將替相關產業帶來復甦動力。選股方面,建議鎖定有特殊利基,及居於領導地位的公司。
為什麼這時候不宜去追捧高本益比的個股?因為按瑞銀預估,大盤指數已接近由股價淨值比(P/B值)推估的高價區。按台股經驗,在P/B值跌到1倍時為底部,指數高峰則在P/B值達2.6~2.8倍時出現,依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6月份大盤股價淨值比為1.8倍,已接近2倍的「中期調整」區,台股因此面臨動能不足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