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辦都更」模式,必須由住戶自行向銀行取得融資後,再找建商完成拆除與改建,而且,要靠獎勵容積率所多蓋的建坪,以預售方式賣出後籌措工程款,這種模式,誰看了都清楚風險比較高。
因為,自辦都更,會面臨房地產價格波動的風險,當房市走空時,市場買氣不足,很容易導致都更案籌不出建築費用,使建築物蓋到一半就蓋不下去,而成為爛尾樓,爛尾樓當然賣不出去,如此一來,住戶們將積欠鉅額銀行貸款!所以我推論,張教授若不是看長多的話,應該不敢參加都更。
舉例來說,按照協定,原住戶預先拿走7成都更後的建坪,以供繼續居住使用,而剩餘的3成則拿來對外銷售,以支付工程款。但如果房市如張教授所言跌3成,自辦都更原本預估銷售的房屋單價,從每坪80萬元下跌到每坪60萬元,就可能會發生工程款不足的情形,無力繼續支付建築費用,最終變成爛尾樓。
我相信,張教授身為房地產專家,肯定對自辦都更的風險十分清楚,而他選在這個時機才要進行自辦都更,肯定是對未來房價持續上揚有相當的把握,同時,在台灣或在台北,都更能順利推展,主要是台灣人把房地產以「投資財」,而非「消費財」看待,否則,自辦都更的地主,將很難籌到足夠的建築成本。
因此,都更也能做為房市長期趨勢的重要參考指標,只要市場上對於都更熱潮不減,這就代表長線看好房市者大有人在,縱使短期價格因特定因素而有所修正,亦無礙於長線趨勢的走向。
理由2:豪宅漲幅會拉抬周邊房價
近期另一個爭論點是「房屋異質性高,無法放在同一水平比較」,因此豪宅價格不應與一般住宅價格相提並論,但我認為這恐怕僅限於「單價」上有差異,在「漲幅」上卻會有互相牽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