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群沒錢、台語不輪轉的七年級生,如何說服金主投資、讓鄉下的果農與他們合作?林哲豪特別擠出半天空檔,與《Smart智富》月刊讀者分享他的創業know-how:
心法1》人脈存摺
資金、人才一應俱全
念園藝的林哲豪,其實原本最愛是咖啡,從高中就專研咖啡的他,結交不少同好,沒想到這些同好,竟成為他日後創業的最佳助手。
林哲豪花很多心力投入「課外課程」,像他對商業運作有興趣,所以在高中時,就會利用課餘時間跑到台大商學院旁聽,了解商場上的金流與物流知識。這對他日後創業極有幫助。
而他對咖啡的喜好,更是他創立在欉紅的關鍵。原來,在高三下學期時,曾跑到台北知名咖啡專賣店湛盧打工。在那裡,林哲豪認識了一群熱愛咖啡的年輕同好,而這群同好也同時帶他進入甜點世界。這群充滿理想和創意的年輕人,激發出不少點子,其中一個,就是如何結合台灣最有優勢的水果與甜點,他們想到最好的成品,就是果醬。
正因參與夥伴彼此熟悉,所以林哲豪也能就個人性格和特長做分工,像是個性外向的人負責對外銷售與接待、數字觀念好的人管記帳、個性木訥的人就專做接單與文書工作,而林則豪自己則是專職與農家打交道。
心法2》堅持有機
無毒沒傷痕,才能當原料
市面上的手工製果醬有上百種,其中又以進口最多,林哲豪雖想到要用在地水果來競爭,但他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台灣水果多半適合鮮食,不適合加工,他如何解決?
「會到網路找資訊,也不斷去問熟悉農產品的老師和專家。」林哲豪說,就這樣,他把問到和查到的資訊,經過6個月的熬煮實驗,終於找到最對味的水果―台灣特有的紅心芭樂、燈籠果,因此決定用這2種水果製成的果醬,作為在欉紅的處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