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大台北的房地產市場氣氛很低迷,房價高掛,想購屋的人等不到便宜貨,乾脆不看房子了,等總統大選後再說。買氣蕭條,房仲業務只要有買方願意出價,出的價格再爛,都願意接,即使知道屋主不會接受這麼低的價錢,還是願意談談看,否則沒成交、沒獎金,這個年該怎麼過?
自奢侈稅議題發酵後,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11年10月與11月的台北市買賣移轉棟數比起2011年1月的高點7,051棟,已腰斬一半,但價格硬是撐了8個月,即使2011年8月開始全球經濟急轉直下,價格依然很硬,不像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大台北房價也同步修正了10%~15%不等。
不過,高房價終於撐不下去了!從2011年11月起,價格開始鬆動。從本刊持續統計大台北各捷運沿線周遭中古屋的成交行情表可以發現,部分區域的房價開始下跌,分析價格鬆動的原因有以下2點。
原因1:擔心實價課稅後的持有成本變高。在2011年10月底實價登錄草案出爐後,開始有屋主願降價出售,就是擔心在實價登錄後,政府建立的房地產交易實價的資料庫,未來將採行「實價課稅」,墊高持有成本。因此趕在2012年7月實價登錄制度上路前,先出售手上沒有卡到奢侈稅的房子。
原因2:後市不樂觀,保守看待。歐債危機蔓延,市場普遍對2012年的景氣並不樂觀,房市也很難一枝獨秀,不如趁價格好的時候,獲利變現,落袋為安。
郊區已下修5%∼10%
精華區仍在高檔盤整
至於價格鬆動較明顯的是郊區,目前已出現5%~10%的修正幅度,精華區房價還在高檔盤整。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以過去幾次的房地產循環經驗分析,當市場氣氛反轉,有三種地區的房子最不易跌價,分別是文教區、精華區與交易量少的區域;而價格變動大,最快下跌的則是工業區與重劃區的房子,尤其是供給量大的新興重劃區受景氣影響更大,像是淡水、三峽等區域,交易量十分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