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無風險利率的溢酬
才是真獲利
在台灣,以投資台灣股市為標的之共同基金有數百檔,長期而言,能夠賺取超過10%複合報酬率的屈指可數。以彼得.林區(Peter Lynch)操盤的富達麥哲倫基金為例,13年的操盤期間,複合報酬率也不過20%至30%,這已經是投資界的異數,更何況一般採用融資方式投資股票的投資人,能夠達到長期年複合報酬率6%至7%以上者,更是少之又少。
再看溫莎基金的經理人約翰.聶夫(John Neff),他被稱為金融怪傑之一,其20年到30年的報酬率也不過打敗大盤3%至4%而已,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但是他的基金年報酬率不過7%至8%左右。
所以,一般散戶自認為可以打敗大盤,因而採用融資的方式進場,此舉要創造超額報酬率,談何容易?
在進行投資前,投資人必須了解,投資最基本的報酬率(K)是由兩個部分所構成,一個是無風險利率(k1),另一個是風險溢酬(k2)。
無風險利率(k1)+ 風險溢酬(k2) = 預期報酬率(K)
無風險利率
當知道資金有資金成本,在做風險性投資前,一定要先考慮,做這項風險性投資的報酬率,是否比無風險利率還高?如果投資人是以自有資金投資,在投資前一定會先評估:如果投資股票或基金,報酬會不會高於郵局或台灣銀行這些不會倒的金融機構的一年期定存?投資人所要求的期望投資報酬率,一定要高於台灣銀行或郵局的利率。
或者,認為台灣銀行或郵局的定存利率太低,如果轉投資政府公債,利率會不會較高?這時,無風險利率就是政府公債的殖利率。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考量可能面臨的政治風險,一般會以債信評等較高國家的公債,做為無風險利率的指標,而美國政府公債就是不錯的衡量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