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萱萱的故事,或許有人會覺得:薪水低沒關係,只要趁年輕、起步早,多多努力都有機會致富,而如果是薪水低、年紀大、起步晚的人,累積財富的希望恐怕相對渺茫很多?
錯!今年51歲的石姊(化名),30歲之前辛勤工作所得,幾乎都拿去幫助家裡度過財務難關,直到30歲結婚後才開始為自己存錢,卻能靠著月存6成薪,以及42歲開始投資房地產,在50歲之前,成功累積到2,500萬元的資產,那一刻,連自己都很意外。
前一篇故事主角萱萱的父親,錯在安逸於銀行鐵飯碗,對於理財的態度過於消極,而石姊的遭遇卻恰是另一種極端。她的狀況出在丈夫身上,丈夫對於財富操之過急,渴望一夕致富,當財力與經營知識都不足時,就急著想創業,雖然出於善意,希望幫石姊改善家中經濟,卻不幸無法順利成功,2次失敗的創業,留下480萬元債務的爛攤子。
媽媽當女工養一家6口
她從小學會獨立、惜物與殺價
1961年,石姊出生在彰化縣員林鎮鄉下,那時候台灣經濟仍以農村經濟為主,政府才剛要著手推動工業化,老百姓普遍生活清苦,不過石姊家裡更苦。
石姊父母生了4個小孩,可是爸爸愛打牌不賺錢養家,一家6口的經濟重擔全落在媽媽身上,媽媽為了養家,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工廠當女工。身為老大的石姊,年紀還小就被迫擔負起照顧弟妹的重任,國小寒暑假還得到食品工廠打工貼補家用。
然而,不管媽媽再怎麼努力,微薄收入要餵飽一家6口與付房租,還是經常入不敷出,「每次房東來催繳房租,口氣都不是很好,爸爸就會跟房東吵架;我也常看到爸爸、媽媽為了一點生活費吵架。」石姊無奈的說。
為了省錢,石姊媽媽去菜市場買菜時,就算是老闆快要收攤已經便宜賣了,卻還是不厭其煩,硬要跟老闆再殺價,能省一點就是一點。石姊在耳濡目染下,也很懂節省與珍惜物資的道理,每當寒暑假到食品罐頭工廠打工,下班時就會把形狀不漂亮、品質不夠好、無法做成罐頭的食品,如鳳梨、龍眼、蘆筍等等帶回家當晚餐,省下菜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