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連續兩年,中國車市銷售持續創下新高,但在去年,已經見到轉折跡象。
後繼無力》
購買力提前透支
上半年銷量僅成長2.9%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在2001~2010年的10年裡,中國車市每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25%,去年一年卻驟降到2.5%,而今年1~6月銷量雖有近960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竟只成長2.9%。
從這些數據來看,坐上全球車市龍頭寶座的中國,在供給大增、需求漸減下,每年動輒成長20%~30%的高成長期已過,接下來,將步入8%~10%的「微成長」時期。
為什麼中國車市會有此變化?筆者觀察有兩大原因,一是政府政策的影響,二是經濟成長的轉變。中國車市會在過去3年,成長率從2位數掉到1位數,與政府的2大措施有關: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補貼。
於金融海嘯後,中國政府狂印鈔票,銀行新增貸款從2008年的人民幣4兆9,000億元(約合新台幣23兆元)跳升到2009年的人民幣9兆5,900億元,即使2010年下半年開始踩煞車,當年也新貸了人民幣7兆9,500億元,但資金狂潮讓中國經濟像打了興奮劑一般,同期間薪資和物價都大幅飆升,貨幣購買力實質貶值,一般人對汽車等有資本財性質的消費異常踴躍。再加上政府也鼓勵汽車消費,陸續推出減免1,600c.c.以內小型轎車的購置稅、汽車下鄉補貼、汽車舊換新等政策優惠,這些補貼大幅降低了購買汽車的成本,也刺激了需求。
中國是稅負很重的國家,只要政府有任何能讓老百姓占便宜的地方,大家就一定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可是,這兩項政策雖大幅刺激市場需求,卻也在相當程度上「提前透支」了百姓的購買力。因此,當中國政府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且政府補貼也陸續在2010年底到期後,便回歸市場供需決定的常態,2011年車市成長幅度馬上驟降,這態勢還因整體經濟走弱而延續到今年。
今年1~5月中國汽車銷量成長1.3%,但在1~3月時卻是負成長3.4%。這是因為今年第1季正值中國政府這一波宏觀調控下貨幣政策最緊的一段時間,以至於汽車採購意願降低,加上政府計畫在下半年新推「汽車下鄉」補貼政策,使得採購需求往後遞延。
今年上年半車市表現雖不理想,但因第2季政府開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下半年又有補貼計畫出爐,雖然這次政策利多不像2009年那麼大手筆。
而筆者預估,下半年車市成長率應可達10%左右,原則上第3季政策剛發酵,成長率約僅5%~10%,第4季則可望達到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