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勝利體育能成為國際羽球廠二哥、甚至準備向龍頭日商YY挑戰,台灣最大運動行銷公司悍創運動行銷董事長張運智表示,體育用品製造廠在國際上要能夠成功,名稱一定要跟特定運動緊密相連才行。例如講到籃球就想到NIKE、講到足球想到Adidas,全球羽球迷想到羽球就想到Victor, 這樣品牌形象才算成功。
同時,品牌有球星加持,是很重要的宣傳手段。就算是異業結合的效果也不錯,像是宏碁(Acer)之前找王建民當代言人,就是很成功的例子。但是因為台灣各項體育協會山頭林立、政府沒有給予體育贊助減稅的政策優惠等,反而造成本土運動廠商不易在台灣生存,提升品牌知名度也處處碰到障礙。
年營業額超過3億元的悍創運動行銷,雖然每次都把大活動辦得熱熱鬧鬧,但是張運智對台灣政府和企業支持體育的態度卻感到心寒。
「每個協會各踞山頭,體育人一點都不團結,太政治化了,體委會沒辦法整合。政府又沒有鼓勵贊助體育的減稅政策。因為沒有政策誘因,很多非消費用品的大公司,例如台積電,就不會贊助體育活動。結果是韓國三星都來台灣贊助選手,台灣自己的廠商反而沒在支持。」張運智感慨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