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為什麼要先存緊急預備金?要如何評估自己該存下多少緊急預備金呢?
A:依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國人失業或轉業的平均轉換工作所需時間,約是6個月。因此緊急預備金通常會以6個月的家庭支出為基準,再依據個人失業風險、待業時間長短以及市場景氣好壞做上下調整。如果景氣不好,尤其是做小生意的店鋪老闆、中小企業主或是業務人員,都需要多一點的緊急預備金,以應付資金需求。
另外,並不是存到緊急預備金後,就不必再儲蓄,而是當存款已經超過須準備的緊急預備金的部分,就可以做為投資的資金來源,儲蓄習慣始終要維持。
Q:如果碰上失業,收入驟減,是不是還必須維持儲蓄的動作呢?或是把定存解約,暫停儲蓄?
A:將定存解約只會損失利息,本金並不會損失,所以遇上失業,不需要立刻解除定存。而至於是否要繼續儲蓄,就要看當初自己有沒有準備緊急預備金、準備的6個月緊急預備金裡是否有包括固定儲蓄的預算,同時也要評估其他資產的金額與類型來判斷。
當收入來源不穩定,若其他資產臨時變現會招致損失,例如連動債、保單,或是虧損中的共同基金等,那就要考慮暫停儲蓄。特別是定期定額共同基金,如果財務狀況差,即便目前是低點,也應該要停扣。
Q:我不喜歡單純把錢放在銀行,每個月定期把錢拿去投入定期定額基金,應該也算是儲蓄吧?
A:嚴格來說,定期定額基金是屬於投資的一種策略,只是分散時間進場。但是定期定額基金相較於其他「短線操作」的投資方法,則是所有投資策略中最接近儲蓄性質的做法。
定期定額基金的特點為可以小額分批投入、定期定額持續投資,因此可以配合長期的財務目標,做中長期的規畫,當作儲蓄的其中一種方式。在國外,還有人把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的投資型保單,稱為「Saving Plan」(儲蓄計畫)。
Q:外幣定存的利率比起新台幣定存要好多了,算不算是儲蓄的一種呢?
A:這部分要看每個人的目的而定。如果是為了自己平常有使用外幣的需求,則無論期間長短,都算是一種儲蓄。但如果是因為看好外幣走勢,期望賺到匯差,其實就屬於投資目的,因此同時就要有承擔匯率風險的心理準備,很有可能賺到利息,卻賠了匯率。
小檔案_艾琳(Eileen)
出生:1979年
現職:專職翻譯
理財年資:11年
理財工具:定存、保單、外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