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嘸通買,買厝尚好。」簡阿嬤說,每次看到好房子,她還會揪團,找鄰居親友一起買。剛開始肯照著做的人很少,現在都後悔了,譬如常跟她一起看屋的姪女小方,2005年簡阿嬤用每坪19萬買進南雅夜市社區大樓時,也叫她一起買2間出租,但她聽不進去,「那時我觀念還沒通,覺得地點不好、買了不住拿來租很可惜,現在那裡每坪上看30萬元,回過頭看才知道,她的話才對。」小方惋惜的說。
簡阿嬤從選房、買房到以房養房的過程,可歸納出以下4心法:
選地段》房子是買地點,不是買屋殼 一定要鄰近公車、捷運站
「我女兒問我買這些厝要幹嘛,我告訴她,我買ㄟ不是厝,我買ㄟ是地點。」簡阿嬤說,買房子不是拿來住的,是拿來等漲價的,地點好,價格就會漲,出租的速度也會快很多。她看地點有3原則—「車方便、市場方便、小孩方便」:
1. 最好一出門口就有公車站牌,離捷運站只有1、2站距離,交通便利。
2. 附近如果有傳統市場、超市或量販店,更是加分, 買東西都很方便。
3. 再來是最好有學校或醫院,以後小孩上課、家人求診就在附近。
像她2003年在板橋中正路買下的公寓,一出門就是公車站,對面有麥當勞與幼稚園,而她在2006年之後所買的社區大樓,幾乎離捷運站只有1、2站的公車站牌距離。
看格局》參考土地歷史避開墓地 光線充足、前窄後寬較好租
身為板橋的在地人,簡阿嬤熟知現在熱門地段的歷史背景,她指著地圖說:「現在中山路一帶,過去是做酒的,林家花園附近則是毛巾工廠。」她說買房前, 最好要研究一下土地的歷史,最好是工廠或種田的, 「千萬不要是『墓仔埔』(墓地),這款嘸通買(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