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季台灣不動產市場呈現「大魚被封嘴、中小魚卻猛咬」的情況。不但房市維持一定成交量,土地市場交易更超越去年同期,流竄的資金讓「破銅變黃金」。建商在需地孔急下,已從北到中到南沿路搶地。資金烽火連三月的結果,郊區熱度逼著被壓抑5年的自用型買盤噴出,跟進搶房。
所謂「大魚被封嘴」,是指2012年底金管會限制壽險公司買商用不動產的禁令。結果農曆年後到現在,土地交易量仍突破500億元,商用不動產更突破350億元。這些交易沒有壽險影子,都是企業或個人口袋裡的錢。
這個事實明確地告訴自用型買家:等待並非買到房子的最佳方式。學者所謂房價將重跌的預測言猶在耳,市場卻已反向走高,顯示學者的房價必跌說並無法說服自用型買家繼續等待,結果造就一些次級地段、尤其是郊區的房價大幅上揚。
唯一的例外是精華區老公寓的價格,受大法官解釋都更法規違憲,使進行中的都更案延緩。市區公寓原本和電梯華廈的價差一坪在5∼10萬元之間,最近已直接拉開到75折的價差。過去舊公寓房價被拉高,是對都更的期待,然時效拖延已讓市場嚇呆了!期待學者從政之後能夠落實專業的言論,把台北市的都更案搞好、搞快、搞出量,能讓高漲的房價平息,讓都更案造成民眾互不信賴的問題能夠降低。我認為,讓都會地區的都市更新效率加速,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過去市場因不斷喊價炒作,在沒有實價登錄的情況下,房價確實起伏很大,是真是假,足以影響到市場。可是,實價登錄實施後,民眾可以找到當地合理的買賣價,這樣的機制已足以防止市場亂開價。這時政府如果還要主觀性的介入媒體、代銷、仲介市場,檢查開價有否膨風,不但市場言論自由被限制,更是低估投資人審慎的分析評估,把買家都看成無知者!
市場活絡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政府應給民眾合理價的判斷參考,但這個合理價必須是由供需決定,用人為干涉出來的價格也是假的,唯有順應市場需求,價格才能平穩。現在房市需求會這麼多,是因資金沒有去路。資金沒有去路,是因銀行利率太低,只要市場保值心態不除,房價就不會下來,這簡單的供需原則決定了房市價格。因此,呼籲政府應該用增加供給的方式讓市場降量、降價,賣方不該連開價的自由都沒有!
(house_smart@bwnet.com.tw)
小檔案_顏炳立
學歷: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畢
經歷:香港商梁振英不動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北縣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委員、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員
現職:香港商戴德梁行不動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