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振經濟成長,歐、美、日等各國央行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相繼推出了量化寬鬆措施,使得市場利率持續處於極低的水平。但歐洲的主權債務及美國面臨的減赤問題,卻讓投資市場充滿極高的不確定性,因而促使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持續將資金轉向固定收益類型資產。截至2013年3月底止,台灣核備銷售的債券型基金已連續15個月呈現資金淨流入。相較之下,股票型基金在過去15個月內,卻僅在今年的1月份呈現資金淨流入,明顯反映出投資人對債券型基金的青睞程度。
儘管債券型基金在近幾年內持續受到市場資金青睞,但投資人需留意債券型基金有其風險性存在,也可能會發生虧損。以下我們進一步檢視債券型基金的資金流向狀況,並介紹投資債券型基金所需注意的4個潛在風險要素,以期投資人在進行投資前,能對該類型資產可能面臨的風險有較多的認知。
根據晨星全球資金流量數據顯示,債券型基金自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之後,便持續受到投資人的喜愛。自2009年起,債券型基金每年度的資金淨流量皆呈現正值。而2010年之後,該類型基金更是資金淨流入金額最高的資產類型,在2011年淨流入金額尤其明顯。但除了債券型基金外,其他資產類型的基金皆遭遇大量的資金淨流出。
▲債券型基金持續受追捧
以單月份的數據來看,自2009年1月開始,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在過去51個月的期間內,債券型基金僅有6個月份出現了資金淨流出,明顯反映了債券型基金受到投資人歡迎的情況。在這段期間內,流入該類型資產的資金總計達到新台幣3兆4,968億元,使得債券型基金的總資產規模在2013年3月底成長至新台幣5兆7,27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