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權證世界裡,有很多專有名詞,是一般股票投資者較少聽到的,但在權證交易上,卻不可不知,今天小哥就來跟各位介紹一下什麼是「溢價比率」。
各位可以去Google一下溢價比率,內容真是眾說紛紜,有的網站寫得更是不知所云,我們去證交所官方網站查查看,什麼是溢價比率,得到的答案如下:
溢價比
衡量購買認購(售)權證的成本溢價比率=(權證價格+履約價格-標的股價)/ 標的股價
權證裡很重要的行使比例在這個公式裡居然沒看到,顯然證交所的資料也是錯的,這個在後面我會再來解釋。
而「衡量購買認購(售)權證的成本」,這句話雖然講得很白話, 但大家一定有看沒有懂。沒關係, 小哥的任務就是把不懂的名詞翻譯給大家聽,用白話文來說就是,認購權證的溢價比率是:在到期日時,標的股票要漲幾個百分點,這檔權證才會回本;認售權證的溢價比率就是:在到期日時,標的股票要跌幾個百分點,這檔權證才會回本。
舉例來說:各位假如買到溢價比率是1%的認購權證,那麼在到期日時,標的股票只要再比現在多漲1%,這檔權證就不會賠錢,若漲超過1%,那就是賺錢了,這樣解釋,聽起來是不是比較簡單。
溢價比率的定義就給小哥這樣定了,定義好後,我們可以來推敲公式。什麼!連公式都要自己推? 不相信的話,大家去Google溢價比率公式,保證看得眼花撩亂,每個網站都寫得不一樣,那來去維基百科查查好了。維基百科沒寫,好吧,那就讓小哥來教各位怎麼推敲出來。這追根究柢的習慣源自於小哥求學時,因為不愛背東西,只要是沒經過自己推敲過的公式,就很難記得起來,所以寧願自己把公式給慢慢推敲出來。
言歸正傳,認購權證的溢價比率就是:在到期日時,標的股票要漲幾個百分點,這檔權證才會回本。買認購權證需要權利金,這權利金就是權證的價格,也可以說是我們的成本,但因為權證履約或到期結算時,每張認購(售)權證可購買(出售)之標的股票張數與行使比例有關,所以這個公式,一定得要有行使比例(所以我才說證交所的公式是錯的)。
深度價外難履約
歸零機率非常高
在履約價、到期日、隱含波動率都相同的權證裡,行使比例大的權證就比較高價,行使比例小的權證就比較低價,價格跟行使比例成正比,那麼認購權證溢價比率的公式就是:
〔(權證價格/ 行使比例)+履約價格-標的股價〕/ 標的股價
我們來舉幾個實際的例子。小哥跑了一個表,把目前市場上的權證以溢價比率由高而低排列,如圖1。這幾檔權證的溢價比率都高達170%以上,意思就是權證在到期日前要回本,標的股票得大漲170%以上才行,也就是到期日的標的股票價格須是現在的2.7倍以上,才有辦法回本,想必這些權證到到期日時,歸零的機率太高太高了。各位也可以觀察到這些高溢價比率的權證,通常都是深度價外的權證,故深度價外的權證,很多都不值得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