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7年前開始統計結構型商品銷售狀況,最熱門的連結標的一向是匯率與利率。不過,今年以來,連結匯率的商品依舊熱銷,可是,連結利率的結構商品則是明顯退燒。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利率型商品成交占比年初還有12%,今年8月掉到只剩9%。
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今年以來,美國債券利率受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可能退場的消息衝擊,長天期利率大幅走升,利率型商品的魅力跟著大減。
利率比價區間採階梯式
商品多長達10年期
由於一般投資人在台灣購買連結利率的結構型商品,只能買保本型,銀行為了保本設計,往往必須拉長商品到期時間,目前以10年期最常見。可是投資人在預期美國聯準會即將升息,眼見10年期美債利率飆高,對相關長天期商品因此興趣缺缺。
不過,仔細拆解目前市場主流的利率型結構商品,利率比價區間多為階梯式,就是預留未來利率上升的空間,比價的利率上限最高到5.25%之內仍配息,若投資人預期美元利率雖然會向上升,但不會快速升破此區間,那麼這種提供年息5%的商品,仍比目前美元1年期定存1%來得高,投資仍是有利可圖。
產品存續期間內,只要連結標的利率符合設定區間,且銀行未提前贖回,投資人在持有期間內,每年都可獲得5%稅前收益。目前連結標的為利率的結構型商品,多數都是以美元投資連結固定期間交換利率(CMS, Constant Maturity Swap) 的產品,過去也有倫敦同業拆款利率(Libor)作為配息條件的標的。
名詞解釋_CMS
「固定期限交換利率」。CMS 以紐約時間早上11點的多家參考銀行所報的利率互換(Interes t Rate Swap)中間價,剔除極端值後的平均報價訂價基準。換句話說,CMS就是各金融機構間利率交換的報價,投資人可看作是利率指標,近3個月(8月∼10月) 10年期CMS利率約在2.88%左右。
▲透析利率結構型商品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