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的是⋯⋯龍劭華!」出道35年,拍過35部電視劇、6部電影的龍劭華,2013年終於憑著《喇叭宏的悲喜曲》中,罹患舌癌的中年歌廳小喇叭樂手一角, 奪下人生第1座金鐘獎。現場觀眾與網友一陣叫好,恭喜他終於得獎了!3次入圍,前2次都與獎項錯身而過,甚至不惜為獎座砲轟評審與其他入圍者,為何他會如此「求獎若渴」?
「不是我在乎獎項,我是在卡位,大家都說我演得好、演得很棒,但沒有證明啊!我要讓大家知道,我的位置、價值在這裡。」在龍劭華的眼中,定位、價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是代表著外界對他演技的肯定;二是找上門的戲,才會有品質、有內容,知道唯有他「龍劭華」,才演得起這麼困難、複雜的角色,因此製作單位不會隨便砍價、打破行情。
龍劭華說,演員要有定位、有價值,才會衍生出好的價格。現在的他,不隨便亂接戲,一定要有好劇本、好角色才演,堅持身價絕對不賤賣。
童年孤苦
跟著養父四處搬家
繳不起學費被迫休學
但以前的他,卻不這麼想,只要有戲找上門,必接不推。每天開工、拚命拍戲賺錢,甚至逼出憂鬱症、脾氣暴躁。為何以前會如此緊繃?他淡淡地說:「未雨綢繆啊, 我沒錢害怕慣了,多賺一點,以備我沒錢的時候。」
剛出生時,他就被母親送給別人當養子,從小就過著不穩定的生活。回憶童年時代,龍劭華的養父經商失敗,因而欠下一大筆債務。為求生存,先是把家裡能夠變現的東西,例如棉被、西裝、皮鞋等, 拿到當鋪當掉換錢買食物。一直到最後實在沒東西可當時,養父就帶著還幼小的他,四處搬家、躲債走天涯。
龍劭華說,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空氣中瀰漫的滷肉與吳郭魚味道。因為養父為躲債、找工作,長時間不在家,離家前把他託付給房東,請房東煮一大鍋滷肉、吳郭魚當食物,所以他常常一星期,餐餐都是吳郭魚。
最後,因為經濟環境真的太糟糕,連學費也繳不起,小學一年級時龍劭華被迫休學,推著一個小攤子,跟著養父在台北橋下擺起路邊攤,冬天賣紅豆湯,夏天賣冰棒、冰淇淋。賣了1年多,養父認為這樣下去不行,小孩子總是要受教育的,才帶著他回到台東鄉下,找份正職工作,一邊還債,一邊把龍劭華拉拔大。
這段童年經歷,造成龍劭華對未來,總有著極度的不安與害怕, 「從小就沒錢,一直想要多賺一點錢。」
對讀書沒興趣的他,好不容易撐到國中畢業,他心想自己不是念書的料子,別再上學了,去賺錢吧! 但要找什麼工作才好?從小喜歡看明星的他,對那時風靡全台的邵氏影星十分嚮往,於是便立下志向, 一定要成為大明星,一來是為了賺大錢;二來是讓生母有機會在電視上注意到他,進而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