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避開系統性和非系統性風險:投資學理論指出,市場風險分為系統性及非系統性,前者像之前金融海嘯,或是未來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場可能引發的市場地震,發生時,不管主動或被動基金都一樣受傷,但如果長期保有避險部位,則可望規避大部分風險; 而非系統風險是單一標的的跌價風險,若使投資組合愈多元,就愈能分散和降低非系統風險。林豪威說,這個基本的概念,他在學校時不覺重要,但在市場打滾交易10 多年後,發現真的很有用。
目前國內多數股票型基金雖然也強調持有期貨部位,但都是「愈避愈險」,因為這些經理人的專長在選股,沒有期貨操作背景,加上認為「期貨就是拿來作空」,有違他們抱股作多的中心思想,導致這些基金的避險策略無法落實,幾次股災都沒能避開。而林豪威在2年前被康和證券派去香港時,操作1檔私募的「康和價值CTA基金」實踐了這個理念,交出年報酬率6%∼ 8%、波動率只有4%、夏普值高達1.13,是同類型基金的2倍好成績。而康和多空成長期信基金,也希望實現這個想法。
3.不怕因人為判斷而沒有獲利: 國內已有2檔期貨信託基金,分別在2009年∼2010年成立,但自成立以來的報酬率都是負數(詳見表2)。其中1檔因為是組合基金(fund of fund),僅買進多檔國際知名的CTA基金,導致風險雖有限,但要付2層的經理費,長期下來,報酬率不理想;另1檔以追求8大類商品波動財為主,需要判別方向及精準配置,但易受制於人為判斷失準影響報酬。
除了套利、對沖
也買價值型股票賺股息
有此前車之鑑,康和期信這檔基金以買進價值型股票為主要策略之一,長期就算指數不漲,也會有股息殖利率收入,還會出借股票賺借券費。
另外也兼用勝率高的套利和對沖策略,剩下的現金做人民幣定存, 而非新台幣定存,「不管市場是走多還是走空,長期下來不怕賺不到錢。」吳啟銘說。
而康和期經使用這個模組回溯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報酬率是16%,年化報酬率大概是13%, 但年化波動率只有8%,所以可以獲得主管機關「R1」的風險評級。「真的很適合辛勤工作、沒時間follow(追蹤)Fed(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會議結果等重要經濟活動的忙碌年輕人。」吳啟銘強調。
▲國內已發行2檔期信基金,報酬率不如預期
小檔案_林豪威
出生:1975年
學歷:成功大學會計所、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
經歷: 期貨公會期信委員會委員、康和資產管理(香港)總經理、寶來投信期貨信託處主管
現職:康和期經投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