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Apple)於2009 年推出智慧型手機iPhone 3GS,銷售量暴衝,投資人紛紛找尋能因此受惠的「蘋果概念股」, 而且要「愈純愈好」。像是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2010年時來自蘋果的營收,占總營收比重超過80%,玉晶光的股價也隨著蘋果新產品的推出而屢創新高,最高曾在2011年1月創下411元的高價。然而好景不常,玉晶光的iPhone市占率持續下滑,良率也拉不起來,2013年連續前3季都陷入虧損,股價也在2013年11月悄悄地跌破百元。
客戶集中度高,到底是好事或是壞事呢?就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 絕對是壞事。客戶集中度高的優點,雖然可能因為客戶的單一產品大賣,讓公司出現爆發性成長;除此之外,要擔心的問題還真不少, 像是客戶產品滯銷、與客戶議價能力低、掉單給競爭對手等,業績都會明顯受到衝擊。
用3面向檢視合作狀況
提早見風轉舵
其中,掉單問題是最麻煩的,一旦出現掉單的情況,公司的營收與股價在短期內就會出現大幅下滑。為了確認一家公司是否會有掉單的風險,我們可以採取以下3點來檢視公司與客戶的合作狀況:
1.客戶是否有長期合作的打算? 若來自最大客戶的營收,超過總營收的30%,甚至是50%時,我們就必須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這個客戶是真心想和公司合作嗎?抑或只是想偷學公司的技術?若是後者, 那麼等到客戶把公司的技術學走以後,客戶可能會自行生產,公司就會被踢到一邊,營收也會出現大幅度的衰退。
Flash IC設計公司擎泰(3555) 在2011年底時, 挾著「三星(Samsung)供應鏈」的名號風光上櫃,三星占其營收高達80% ! 擎泰的掛牌價是65元,3個月後一度衝上最高價103元。與此同時, 三星集團的Flash IC技術已逐漸成熟,也開始大幅減少對擎泰的下單,導致擎泰的業績與股價都不斷下降。
2012年擎泰全年的業績已經不到2011年的4成,並從2012年第1季開始陷入虧損,直到2013 年第3季都尚未轉虧為盈(詳見圖1)。2013年8月股價甚至跌落10元以下,截至12月17日,收盤價也僅有12.45元,與2012年初的最高價103元相比,股價下跌幅度將近88%。
客戶「自主生產」進而取代供應商的問題,除了會出現在科技產業,其實傳統產業界也是層出不窮。瓶蓋生產商宏全(9939), 有可口可樂、統一集團、黑松等大廠。而在中國的營收當中,統一集團占了約40%;近來統一集團有意扶植子公司統一實(9907)而減少對宏全的下單量,也讓宏全的獲利與股價出現回檔的情況。以中國市場而言,統一仍將減少對宏全的下單,宏全能否取得其他客戶如康師傅、王老吉的訂單,將是未來獲利能否回升的關鍵。
2.若非獨家供應商,需注意技術是否領先:一般客戶為了分散風險與提高議價能力,通常不會只找一家供應商,而是同時找兩家以上。所以若不是唯一的供應商,就必須注意自家技術是否能夠領先競爭對手,否則終究會面臨掉單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