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台灣某外資遭美國麻州政府罰款3,000萬美元;原因是旗下分析師遭指控,提前洩露鴻海(2317)的負面報告給4大客戶,4大客戶因而在報告公布前,提前賣出鴻海股票而避免虧損。我們合理地懷疑,這個事件不過只是冰山一角,內線交易不光只在台灣,全世界都存在著,怎麼抓都抓不完。
在先進國家,專業法人交易量約占股市成交量的70%以上,美國的法人交易量甚至高達90%以上。反觀台灣,法人平均交易量竟不到40%,也就是說高達60%的交易量來自於散戶。而且根據估計,台灣廣大的散戶竟有超過80%以上都是賠錢的。
有人賠錢,就有人賺錢。相對來講,法人是比散戶具有優勢的,為什麼呢?因為法人錢多、時間多、人脈多、報告多。
1.錢多:錢多,影響力就大,不但可以因此了解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更可以自己拉抬股價,掌握籌碼優勢。
2.時間多:一般散戶都是要工作上班的,但法人的工作就是投資,所以法人在投資上花的時間比一般散戶多很多。
3.人脈多:由於工作需要,法人花了不少時間在建立人脈,像是產業界人脈、金融界人脈等。由於人脈多,也會有不少我們前面提到的內線消息。
4.報告多:一般組織完整的法人機構,最多可以有數十位研究員,再加上公司也可能花大錢買資料庫,可以說報告要多少有多少。
既然如此,廣大的散戶是不是永遠贏不了法人,乾脆退出股票市場算了?不盡然!其實只要仔細思考,會發現散戶還是有贏的機會,而且機會很大!但必須掌握以下3個關鍵:
關鍵1》無短期績效壓力應發揮複利價值,不躁進
前面雖然提了不少法人的優勢,但他們還是有劣勢。一般法人機構的投資經理人雖然手握大筆資金,看似呼風喚雨,其實他們的壓力相當大。
一般法人機構的績效是1季或是半年結一次,短期績效好,就有高額的獎金可以領;短期績效差,不但沒有獎金,甚至有被換掉的風險。正因為這個制度,經理人被迫追求短期績效,必須持續在市場追逐各種最新的「題材」,以保住自己的獎金與工作。
身為一個散戶,我們就沒有短期績效的壓力了!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錢,賺取穩穩的報酬就可以了,因為高報酬的背後就是高風險。我們一再強調,每年可以穩定賺取20%的投資報酬率,20年後就可以有37倍的報酬了!但若有時大賺、有時小賠,那麼長期來看,績效反而會大幅落後穩定的報酬。
關鍵2》投資標的不求廣只專注在自己熟悉的產業
不管投資什麼產品,房地產、藝術品,或是股票,都是一場資訊戰,沒有資訊的人注定要輸給有資訊的人。試想,若你買一棟房子,但是對房子的地段、裝潢、設備等一概不知,是不可能靠它賺錢的。同理,若你對股票所屬的產業特性、競爭優勢等一問三不知,也很難靠這檔股票賺錢。
法人雖然時間很多,但由於短期績效壓力,被迫投資很多自己都看不懂的熱門產業,尤其是令人摸不著頭緒的電子或生技公司。雖然他們的研究時間多,但卻分散在研究不同產業,導致樣樣通樣樣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