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二兩的投資組合除了有大統益和新產等傳產股外,還有崇越電(3388)、世禾(3551)等電子股,也有太醫(4126)、百略(4103)等正夯的生技股,甚至有上海商銀和新竹物流等未上市股,但令人驚訝的是,整體組合本益比只有13.5倍,遠比大盤的17.5倍低很多,而殖利率也有4.9%的安全水準,雖然不是存股不動,但現在一年領的現金股息也約有200多萬元。
調整策略 拉長抱股期
績優股價格炒高,便宜好股難尋合理價買進後須降低換股頻率
不過,二兩指出,因應台股的新變化,他這2年又調整策略,選股和買股原則不變,但會降低換股頻率,拉長抱股期。最主要的原因是,「績優小股被大戶長期鎖碼成超高價股,散戶可以找的股票就又更少了。」二兩觀察到,自次貸風暴之後,投資人尤其是主力,都在找基本面、成長性及股利政策不錯的公司,使得這類股票的本益比不斷拉高,有些甚至看不到高點,像是儒鴻(1476)、佳格(1227)就是代表。
在這情況下,散戶常抱不住被洗掉,就很難再買回來,所以他建議要改變做法,就是在合理價買進後,試著放長一點,真的要賣時就分批。像他在前兩年以67元買進的美利達(9914),就是慢慢賣到200多元,也是增加報酬不錯的方式。
「我工作時沒望當上企業經理人,也沒有家庭背景和能力去創業,所以就以持有優秀企業股票為心理補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到台積電等會加薪的好公司,但當它的股東,卻是人人可以為之,這是我喜愛股票的原動力。」二兩說。
在《坦伯頓投資法則》這本書裡,坦伯頓有一句名言,「想要比一般人得到更好的成績,必須做點不一樣的事。」雖然二兩在接受採訪時反覆提到,他所有的觀念和方法,都是從書上看來的,他只是拿來試試看,沒有什麼獨創。但是比起許多人只看不做、不思考,他肯多方且不斷地嘗試,正是讓他得到好成績的關鍵。
從早年的工作經驗,二兩發現到,台灣發跡的大壽險公司,莫不善於投資房地產或股票。經過了13年,二兩也證明了這個道理,「上幾代在大海捕魚,都無法脫貧;我在股海獵股,終於成功翻身致富了。」二兩說。
採訪後記: 曾受惠於人,如今終能反饋
自從5年前,在許多知名部落格看到二兩的留言與文章後,就對他積極的價值投資法感到興趣,只是多次聯絡,都沒有回應。直到今年2月26日,終於收到他的回信寫著:「歡迎來看看海聊聊天。」讓我既振奮,又好奇他願意受訪的原因。
這個問題,是在結束第一次4個多小時採訪後的深夜裡,他用幾封email這麼回覆:
「念高商時我離家在家扶當清潔守夜員、家扶的展愛義工隊、家扶的被認養人,即同時具有家扶員工、義工、受扶助者角色。家扶是我求學中的貴人,投資大師們的書則是我投資上的貴人。年少時受助於人,如今在投資上,分享投資想法給認識而無暇或無法研究投資的鄉親好友,鼓勵有錢人能買房產,而一般中低收入者可善用小錢存股,降低被M化的差距。一個人要受經濟扶助,是情不得已,若要選擇,當是工作儲蓄與投資,自立自強。故身處弱勢,反而提供設定目標,努力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