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校察看》
中概股、生技醫療股獲利表現大不如前
從2013年度財報也看到少數產業或個別公司面臨負向的變化, 例如中概收成股獲利趨緩,生技股泡沫吹再大、財報仍要見真章。綜合3位專家看法,可歸結為以下2 點:
中概股》5月仍有題材
擇基期低股區間操作
雖然國內上市櫃公司2013年稅後淨利成長49%,但認列中國的投資利益1,456億元,卻較2012年度減少15億元(約10%),主要是銷貨成本增加及市場競爭激烈。像鴻海(2317)去年認列中國收益313億元,遠低於前一年的568 億元;宏達電(2498)去年度中國投資甚至虧損1億4,800萬元, 也比前一年認列收益20億元差很大。雖然不是每一家公司的中國投資收益都減少,但投資人應謹慎檢視傳統的「中國收成股」,是否收成已逐步減少?
長期鑽研傳產族群的廖文偉說, 中概股短期前景的確不會優於科技股,但因為中國消費力道會在五一(長假)前後升溫,所以中概股在5月底前仍有題材,可以選擇基期相對低的電子通路、水泥和輪胎股,進行區間操作。
生技醫療股》賣壓湧現
宜從市值排名挑標的
2013年走了10個月多頭的生技股,自11月起陸續遭逢賣壓。尤其年報未開出紅盤者,幾乎都落得「見光死」的下場,台灣生技醫療類股指數近期頻頻創波段低點(詳見圖1)。
林公洽提醒,挑生技股有夢、有目標雖然很重要,但很容易淪為畫大餅,現階段投資人最好不要去追在「天上飛」的,可以從市值排名挑起,如果公司明明有關鍵技術或新藥,但市值排名卻很後面,財務狀況又很好,這種公司買起來安全,未來轉機性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