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沒過一半, 從三星( S a m s u n g ) 、新力(Sony)到宏達電(HTC),幾乎各大品牌的年度機王都已上市,再加上小米、鴻海以低價搶市的智慧型手機,新機款多到讓人眼花撩亂。
雖然新機的選擇很多,但在幾乎人手一機的情況下,最令人困擾的,應是到底該不該換手機?該換哪一種手機?在解決這些困擾前,首先要了解的是,今年新手機的主流規格是哪些?依筆者整理歸納,從記憶體(ROM、RAM)、螢幕與錄影解析度、支援4G、作業系統版本等共有10項(詳見表1)。
在看了這10項的主流規格後,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必要換機,或以自己必用的規格來挑選新手機。而筆者就從以下6個實用角度來分析:
速度》跑程式要快
RAM具備2GB以上較佳
許多人在手機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跑程式的速度愈來愈慢,這通常是因為使用者同時開啟和執行很多程式,占用到很大的程式運作記憶體(RAM),而一旦RAM不夠用時,可能就會不動或當機。而以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來說,去年在RAM這一項的主流規格是1GB,而今年的中高階手機則已邁向2GB∼3GB的容量了。若要換新手機,至少要具備2GB以上為佳。
至於蘋果專有的作業系統iPhoneOS(簡稱iOS),因對記憶體管理方式不同,所以目前最新的機種5S,附有的RAM雖只有1GB,使用上很少有速度被拖慢的情況。不過,一旦記憶體不夠用,常會發生程式閃退、跳出的現象。
畫面》提升螢幕解析度
主流規格1920×1080
解析度愈高,好處之一就是讓字體更平滑,再者就是在瀏覽普遍有千萬畫素的照片時,可呈現更多細節。尤其是螢幕尺寸的主流已向5吋以上邁進,這樣在開啟網頁時,可瀏覽的範圍也愈大。更重要的是,目前網路影片的規格多在1,080P以上,如果手機的影音解析度高,也會有更好的觀影感受。
目前在螢幕解析度方面,各家旗艦機種的主流規格是1,920×1,080。對於換機或購機預算有限的人,其實1,280×720也是可以觀賞到720P HD的畫質,而可達720P以上解析度的機種,最低價3,990元就可買到。
至於iPhone 5S,還不到Full HD以上的解析度表現,除非是死忠的蘋果迷能忍到今年8月、9月的iPhone 6上市,不然其他多數機種的解析度表現,其實都優很多。
流暢度》滑動螢幕不卡頓
首選內建4核心CPU
手機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影響的功能包括啟動程式、切換程式及滑動畫面的順暢度。如果你的手機點開程式需要等待秒數很久,也許就是CPU已經無法負荷現在愈來愈龐大的應用程式了。今年主流是至少內建有4核心。對應愈高解析度需要的CPU也需愈快,不然滑動螢幕時會有卡頓的感覺,在換機時最好能先在展示機上試用看看瀏覽網頁跟切換程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