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股市賺了幾百億美元的人, 會怎麼教他的小孩理財?答案是:「買進並長期持有指數型基金!」
這個人是巴菲特。他自己畢生以管理錢來賺錢,可是他的小孩沒半個對這有興趣。兩個兒子一個去種田,一個做音樂人,就是沒有人要做專業投資者來接班。因此巴菲特在分配完財產後,特別叮嚀子女,用長期持有股票指數型基金這方法,來維持物質生活的滋潤。
股神雖然很健康、也活很久,但畢竟逃不掉生老病死這規律。進入21世紀之後,他的接班人問題已經檯面化,而且他常常參與這樣的討論。關於公司,他已經多次在股東會上說明,董事會也早就準備好備案,董事會的席次由兒子接班,投資管理則由集團內資深專業經理人打理,不會讓股東的權益受損。個人財富,該捐的捐、該給的給,更沒有懸念,而且連子女收到錢之後該怎麼處理,都提供解答,就是前面說的指數型基金投資。
巴菲特與法人10年賭局
指數型基金勝券在握
他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在2005年波克夏的股東會上,巴菲特表示一般投資人花了太多錢在投資管理與交易成本上。為了證明這觀點,他發出挑戰書,願意以100萬美元、10年期限的投資,隨便挑檔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型基金,績效都會比任何對手精選的10檔避險基金好。這個挑戰在2007年獲得一家組合式基金公司合夥人回應,在2008年開始這場為期10年的賭局。
巴菲特選了先鋒集團的海軍上將S&P 500指數基金,他的對手——庇護合夥基金公司則精挑細選了5檔未公開的對沖基金組合來應戰。剛開始碰到2008年的崩盤,雙方都賠錢,對沖基金有避險,還真的跌得比大盤少,但指數型基金就跌很大。可是經過6年的長跑,巴菲特的懶人投資策略已取得領先。根據財星(Fortune)報導,從2008年年初算到2013年年底,海軍上將指數基金的報酬率是43.8%,勝過5檔對沖基金組合的12.5%。
雖然這場比賽要到2017年年底才會分出最後的勝負,從過去6年的纏鬥,卻已顯露指數型基金投資的竅門:「長期投資!」前面輸了沒關係,只要時間夠久,總能賺回來的(巴菲特的賭盤詳情,被收錄在《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冊)。
最早提出並實踐這個理論的不是巴菲特,而是接受《Smart智富》月刊185期專訪的約翰.柏格,也就是管理海軍上將基金那家先鋒基金公司的創辦者。他的論點很簡單,股市長期是上漲的,且漲幅超過其他工具,但交易的成本很高,買賣的費用會把獲利吃掉,所以要長期持有;選股很困難,沒有人可以持續選到飆股。基於這幾點,柏格先生推出了指數型基金,讓一般投資人都可以實踐這個策略。
這論述受到專業投資界的嚴厲抨擊,特別是被我們稱為法人的專業投資機構,因為這種指數投資策略否定了他們的專業價值。膽敢跟巴菲特對賭的庇護合夥基金就認為,經驗豐富的法人投資者,有機會挑選他們認為會超越平均水準的策略和經理人。有能力去蕪存菁的組合避險基金將可賺取豐厚的利潤,彌補那些付給他們額外費用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