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市場多處於修正階段,先有中國經濟趨軟,後有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危機,使金融機構一致看好的成熟國家卻反向帶領全球下殺,過去2年漲愈多的標的下跌愈重,3月底時,生技指數甚至曾在2天內就跌掉了7.44%。
還以為修正就此開始,但不到2個月,全球股市不斷走高,只是可惜多在突破狹幅區間整理的格局,動能並不強。
在這種漲不動卻也跌不深的尷尬盤勢下,2014下半年有什麼值得投資呢?我認為,可多留意小型股基金。只要景氣復甦動能持續、企業購併活絡,今年以來漲不多的小型股基金,將是下半年的黑馬。
以內需產業為主
享有高本益比
投資小型股基金之前,請先了解小型股的兩大特色:
1.內需產業為主:小型公司因資本不足,較少投入資本密集產業,而以滿足一般消費者需求的內需產業為主,景氣敏感度高。
2.高風險高報酬:相對於大型公司重視盈餘,處於發展初期的小型公司更重視市場占有率,在先搶先贏的積極投資之下,儘管財報不好看,卻仍享有高本益比。以追蹤美國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為例,有高達1/4的成分股在過去12個月處於虧損狀態,但本益比卻仍有49倍之多。
不合理嗎?不見得!投資人願意給予小型股較高本益比,看中的就是未來的成長爆發力。事實上就算排除虧損公司,羅素2000指數的本益比也還有20倍,仍較大型企業的估值高出許多。
正因小型股是「高風險高報酬」的代名詞,市場下殺時總是首當其衝,以今年以來市場多處在修正走勢來看,小型股表現不如大型股也是正常的。今年上半年的整理,是來自投資人對漲多市場「高處不勝寒」的疑慮,而非對基本面的疑慮。若「景氣溫和復甦」仍是市場共識,以內需產業為主、景氣循環連動度高的小型股理應最先受惠。
若從成長動能來做比較,根據保德信投信的統計,今年全球中小型股每股純益平均成長率為14%,高於大型股的10%;再從歐美兩大主要市場來看,根據安盛投資管理研究部的統計,羅素2000指數盈餘成長率高達42.4%,遠高於美國大型股的7.9%,STOXX歐洲小型股200指數的盈餘成長率高達22.5%,也遠高於歐洲大型股的11.6%,充分顯示出小型股景氣敏感度高、成長動能強勁的特色。
後海嘯時期,全球景氣復甦腳步顛簸,先有歐債危機,後有地緣政治,好不容易景氣開始出現復甦的跡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退場的預期再次造成投資人信心危機,股市波動大增,讓歐美企業即使滿手現金也不敢貿然投資。
企業溢價購併熱絡
為股價帶來支撐
然而,從2013年開始,歐美成熟國家景氣復甦腳步確立,讓企業重啟購併活動,強化競爭力。根據彭博的統計,今年以來全球購併金額逾1兆2,000美元,年增率達42%,若依此速度進行,全年購併總規模可能達到4兆美元,其中又以美國及歐洲企業為大宗。
比較過去10年企業購併規模,美國購併活動的熱度已回到海嘯前多頭時期2006年的水準(詳見圖1);歐洲亦不遑多讓,今年以來前10大被購併標的半數落在歐洲。在購併浪潮風起雲湧下,往往成為被購併對象的中小型股,自然是這波趨勢的主要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