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8月12日宣布接管國寶人壽和幸福人壽,連同國華人壽,國內已有3家財務體質惡化的保險公司被接管。為何保險業會走上被接管、甚至清算的命運?箇中原因複雜。最常見的就是「投資失利」以及「費率錯誤」,一旦有這些問題,長期又不見改善,保險公司資產價值會一直減少、負債卻不會同步降低,公司價值因此轉為負值。
理論上,這些公司都被主管機關監理,為何缺口會愈變愈大?因為法規有漏洞!保險法賦予主管機關可以「依情節輕重」,決定採取監管、接管或清理等不同程度的處置。現實的情況是,一旦保險公司客戶累積到一定規模,若是財務業務顯著惡化,主管機關通常投鼠忌器,因此多會採推遲拖延處理的方式。一拖再拖,使得問題壽險公司缺口不斷惡化,主管機關最後才介入接管。
金管會最近終於推動修法要堵住這個法規漏洞,計畫在保險法修正草案中導入「立即糾正措施」,未來當保險業者RBC(資本適足率)不到50%時,啟動立即接管機制,以遏止問題壽險公司財務缺口不斷擴大。依據現行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被接管後,原有董事會職權將被凍結、移交給接管人。接管後可能發生4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