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5年後,A股票的股價漲到80元,此時賣出其中8張股票,可拿回64萬元(股價80元×8,000股=64萬元),加上已經入袋的股息36萬元,等於成本100萬元全數收回。那麼,剩餘沒賣出的12張股票,市值96萬元,就是我所謂的零成本部位。
假設下一年度A股票一樣配發每股3.6元的股息,那麼投資人下一年還可以領4萬3,200元股息。不管未來如何漲跌,只要A股票持續正常經營、獲利、配息,投資人每年都能參與A股票的營運利潤。
若不想只拿回本金,選擇多出售2張A股票,則可另外認列16萬元的獲利收益;但此時的零成本部位減為10張,市值為80萬元,下一年度股息則只剩3萬6,000元。要先領回多少獲利?留下多少零成本部位?比重如何拿捏?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從各家企業未來的營運展望去仔細斟酌。
建立部位初期
雙10中繼目標2選1
股價達到一定的漲幅,掌握價差取回的時機,可以加快本金取回的速度。但是若要在短時間內追求零成本,很可能會造成持有股數太少,反而讓股息的效益打折扣,對於剛開始建立部位的投資人來說,資金效益的感受度會較差。為了降低這樣的感受度,我會訂立2個中繼點,投資初期可先達到以下任一目標,再逐步達成零成本投資:
中繼目標1》現金殖利率10%
讓持股成本降低到現金殖利率達10%,只要再持有10年就能回本。
中繼目標2》每股票面價格10元
讓持股成本降低到每股10元,此為企業原始股東在成立企業時的股票票面價格(票面價格即面額,2014年起已取消每股面額10元規定,但目前上市櫃公司面額仍多維持為10元)。
舉例來說,買進股價50元的A股票共20張,成本為100萬元,近年股息穩定配發每股3元左右,現金殖利率6%。但買進後未滿1年股票快速飆漲,還沒除息就漲到88元。此時若先賣出7張股票,獲利26萬6,000元,即可計入成本的回收。
持有成本計算方式:
已實現獲利=(88元-50元)×7,000股= 26 萬6,000元
已實現獲利認列為成本取回→賣出後剩13張股票(1萬3,000股),持有成本降低為:〔(股價50 元× 持有股數1萬3,000股)-已實現獲利26萬6,000元〕/ 持有股數1萬3,000股=約29.54元
如此一來,剩餘的13張股票,平均每股成本下降到約29.54元,以3元股息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0%。那麼這13張股票即可放進長期持有的倉庫,原則上,不管股價漲跌,只要股息能維持在每年3元左右,持有10年即可全數回收成本。但實務上,仍需定期追蹤其後續的經營狀況,或等待股價超漲時再調節,讓持股成本降低到每股10元,最終完成零成本目標。
此中繼點的達成,並無優先順序關係,也不需要2個都要達成,例如達成目標1後,直接走向零成本目標;或是直接達成目標2,再邁向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