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這檔基金投資範疇雖然設定為ACWI指數的2,478檔成分股,但經理團隊會透過嚴密的計量模型計算、比對,讓投資組合的Beta值,控制在跟MSCI最低波動指數類似的0.6∼0.8的範圍內。
特色2》模型+大數據 打造高度分散投資組合
這檔基金的另一個特色,是由貝萊德SAE團隊負責操盤。講白話一點,就是利用電腦模型、以計量方式進行選股。
傅信德解釋,這檔基金的投資流程是先試著找出會勝出的股票類型(由某項因素主導),再由電腦模型比對每檔個股受這個因素影響的深淺度,加上預估超額報酬、風險及交易狀況等條件,試圖打造出高度分散的投資組合。
傳統的選股條件,包括股價、品質(如財務狀況、企業競爭力)、市場氛圍等,這個模型也會列入考慮。隨著科技演進,投資模型也不斷進步。傅信德舉例,一般來說,分析師對個股的預測修正會影響股價。該團隊過去是透過財經資料庫I/B/E/S(編按:亦即Institutional Brokers' Estimate System,該資料庫中儲存了約60個國家地區的上市企業的盈餘預估)所提供的數據來預測股價走勢。但隨著愈來愈多同業也能取得該資料庫,傅信德和團隊開始自己寫程式,分析每季所
收到超過4,000份的投資法人會議逐字檔,然後程式會自行判斷檔案中正面和負面的用語,從中判斷分析師預測個股股價可能的修正方向,藉以提前預測後市。
另一方面,該團隊也在6年前開始加入「大數據」分析法來增強其競爭力。這檔基金在投資流程中會使用的大數據分析的一個例子是透過分析各種部落格、社交網站的貼文,來交叉比對投資組合中各個公司的員工滿意度。「我們可以藉此一窺企業管理品質和生意好壞,尤其在思考公司能不能持續發放股利時,這個數據的研判將特別重要。」傅信德強調。
特色3》使用選擇權 收取權利金以放大收益
這檔基金的第3個特色,是會使用大盤指數的「選擇權」來提高收益。這檔基金的收益來源,可分為2方面:1.投資個股的股利和資本利得;2.賣出指數期貨的買權(Call Option,如標準普爾5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詳見圖2),賺進權利金。
這種策略在海外基金操作上相當普遍,美國甚至有專門使用這種策略的基金和指數(如CBOE S&P500 BuyWrite指數)。其優點是可以收取相對穩定的權利金增加收益,缺點則是指數一旦大漲時,要犧牲一定的上檔空間。
綜合以上3個特色,這檔基金的設計初衷,是以「降低波動」為主要目標,因此純從「收益」角度看,會比同類型基金中以賺股利或是資本利得為主的基金要遜色。就以貝萊德SAE團隊接手操作這檔基金以來,近3年的年化報酬率來看,雖有6%以上,但明顯遜於同組別的平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