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於8月11日無預警的下調人民幣中間價1.86%,創下2005年以來單日最大降幅;隔日再度下調1.6%,兩天超過3%的降幅。而新台幣那兩天也一口氣從31.75元兌1美元貶至32.45元兌1美元,貶幅達2.2%。除了中國與台灣外,亞洲國家貨幣也都競相貶值。
新台幣貶值2.2%,是一次性的調整,或只是個開端?在台股的投資策略需要調整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了解影響新台幣走勢的長期因素與短期因素。
先看長期因素,就是美國升息在即,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將在今年(2015年)底前升息,如此將造成各國資金流向美國,新台幣自然也會有貶值壓力。
至於短期因素,就是中國近期出口狀況持續惡化,7月甚至出現8.9%的大幅衰退,促使中國人民銀行調降人民幣中間價。亞洲各國為了保持相對於中國的競爭力,匯率也跟著走貶;與中國出口高度競爭的台灣,當然不能例外。若以上兩個因素沒有消失,那麼新台幣長線還是貶值的機會較大。
在新台幣長線貶值的情況下,對台灣產業是利多還是利空?各個產業狀況不一,我們整理如下:
變化1》出口歐美廠商 短期獲利將有顯著提升
由於出口美國的產品多以美元計價,而出口歐洲的產品也有一半左右是以美元計價,再加上歐元近期也是相對強勢,因此只要是以出口歐美國家為主的公司,近期獲利都有提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