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於2016年1月29日無預警宣布實施負利率政策,將利率由0.1%下調至-0.1%,成為繼歐洲央行之後第2個實施負利率政策的主要央行,面對負利率時代逼近,投資人追尋收益的需求更為迫切。
事實上,這些年來存款利率愈降愈低,市場波動愈來愈大,讓害怕股市風險,又不甘心錢放銀行愈放愈薄的投資人,轉而投資以高股息為主要投資策略的股票收益型基金,也使股票收益型基金近年來愈受投資人的青睞。
根據基金研究機構晨星統計,光是過去5年,全球股票收益型基金就吸引高達447億1,500萬美元資金流入(約合新台幣1兆5,091億元),同期間內,其他全球型股票基金卻是面臨嚴重的資金外流,流出金額達到373億2,3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2,596億元),兩相比較之下,更凸顯高股息基金的受歡迎程度。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資金流向會出現這樣明顯的差異,主要受「金融海嘯後遺症」及「人口老化」2大因素影響。
陳永熙指出,金融海嘯後,主要央行大幅降息救市,全球進入低利時代,使投資人愈來愈重視投資是否能獲得穩健收入;再加上全球人口逐漸老化,愈來愈多人口要邁入退休階段,這類族群普遍對收益有一定需求,又希望波動能小一點,而高股息基金穩定配息、波動度相對較低的優勢恰好符合需求。
晨星也因關注到此趨勢的出現,在2013年4月特別在全球股票基金分類中,增加「全球股票收益」(global equity income)分類,將以高股息策略為主、平均現金殖利率高於基準指數的全球股票型基金獨立分類。
歷經2016年1月全球股市的大震盪之後,專業經理人更普遍看好高股息的投資策略可以在2016年勝出。根據美銀美林1月最新的基金經理人調查,認為採取高股息、低波動、大型股為2016年主要投資策略能勝出的基金經理人比率大幅增加,其中又以對於高股息投資策略看好的幅度增加最多,由2015年底不到20%拉高到44%(詳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