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從2014年夏季以來一路下滑,布蘭特原油甚至在今年1月20日來到每桶27.88美元的價位。近來,油價走勢所反映出的全球經濟前景,不僅造成股市劇烈震盪,甚至增加了流動性風險,把全球投資市場逼近熊市邊緣。「供需失衡」雖能簡單解釋能源價格不斷探底的成因,但其背後卻有著複雜的政治、經濟等因素。
美國》解除原油輸出禁令搶進市場
美國自1970年代經歷能源危機之後,尼克森政府便開始推動能源自主計畫,而頁岩油氣的開發,則是奠定能源自主的基礎。受惠於資金挹注,頁岩油氣的開採技術於2006年出現重大突破,並不斷提高產能及品質。據估計,美國在2014年原油進口占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5%降至1%,而能源產量亦於去年6月超越俄羅斯。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由於能源產業未能及時對頁岩油超出預期的豐沛產能做出因應,是間接助長國際能源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國國會在去年12月18日表決通過,廢除長達40年的原油輸出禁令,以拓展國際市場。禁令解除後,中國及日本先後與美國簽署採購合約,美國首艘油輪並於今年1月20日抵達法國港口,寫下歷史性的一刻,加入原油外銷至歐洲及亞洲市場的競賽。
沙國》為捍衛國際能源市占率不減產
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於2014年11月一致同意,在國際能源需求未如以往之時,堅決不減產以保有市占率,卻也導致油價下挫。市場雖普遍認為這是沙國結合其盟友,企圖以壓抑能源價格的方式,讓美國頁岩油業者無法侵蝕OPEC會員國的市占率。然我們英國的基金經理研究董事(Manager Research Director)貝克韋斯(Jeremy Beckwith)解釋,沙國與其他OPEC成員既定的政府支出預算,是建立在原油價格維持於每桶80美元∼100美元的前提下,因此油價長期處於低水平,將不利於國家財政,唯有不減產或增產,這些國家才得以維持部分資金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