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遭恐慌性賣壓
價位甚至比金融危機時低
然而,在聯準會升息、中國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疑慮下,新興國家資產遭逢恐慌性賣壓,我們認為現階段價格反映的是經濟體崩潰,價位甚至已比全球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以及1994年墨西哥「龍舌蘭風暴」還要低,市場看法已過於悲觀,實際上現階段新興國家仍充斥著投資機會。
新興市場的範疇廣闊,誠然有許多新興國家確實因為屬於大宗商品出口國,或是國家出現結構性問題,而可能長期承受較大壓力,如委內瑞拉、俄羅斯、土耳其及南非,我們對這類國家抱持著觀望的態度;然而,部分開發中國家經濟體質良好,卻因市場恐慌全數遭到錯殺,如南韓、馬來西亞及墨西哥受惠於中國消費轉型及美國經濟溫和成長,此時反而成為進場撿便宜的絕佳時機。投資人不應將新興市場視為單一投資個體,尤其在美國升息的環境之下,新興國家的好壞差異將愈趨明顯。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雖跌至2%以下,加之聯準會也已表示將採循序漸進式的升息步調,但我們仍認為這樣的低利率水準難以延續,更何況美國及全球的核心通膨都在溫和上升中,因此利率風險的防禦不可少,以短天期債或利用利率交換等衍生性商品來縮短存續期間都是操作選項之一。
以新興債市來說,原幣債市與美國公債連動性低,反而是與本國的貨幣政策、經濟與財政體質相關性較大,在美國升息的環境中表現可望優於美元主權債,且原幣債也具備相對較高的殖利率優勢(詳見圖2),可望降低因債券價格波動對整體投資組合造成的衝擊。
另外,未來投資更應著重標的之挑選,若僅依照指數進行配置,買進的反而是那些高度負債的國家債券,特別是在美元上升的環境中,那些外債比重較高的新興國家,仍屬於較容易受創的族群。現階段看好經濟成長穩健、財政及貨幣政策走在市場之前,及貨幣價格遭低估的國家,若能保持耐心並堅定信念,或利用分批布局的概念,新興市場仍是相當具投資價值的標的。
小檔案_麥可‧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
學歷:澳洲國家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
經歷: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研究員
現職:坦伯頓全球宏觀投資團隊投資長、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