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年夜發生的台南大地震,在造成傷亡慘重後,引爆了追查黑心建築、公布土壤液化區等話題,讓寒冷的房市再加上一層霜,即使在300多公里外的台北,也受到衝擊。
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的活動斷層遍及全台,民眾隨時都受地震威脅,此次震央雖在南台灣,但其實全台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斷,中央氣象局統計,光是今年2月就發生了75起地震,其中有感地震達14次,且震央從北到南都有,由此來看,建物安全需要好好檢驗。有業者就觀察到,在大台北地區,安全性有疑慮的物件,因此乏人問津,而比周邊房價多鬆動了1成。
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指出,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之後,民眾的購屋決策更加謹慎,各地買氣停滯了3∼6個月;而對於此次台南大地震,他預估要6個月以上,買氣才會回到正軌。彭建文進一步解釋,921震後的房價會回升,是因為當時房市正從谷底反轉向上;而目前正好相反,房市處於從高檔轉往下滑的趨勢,台南大地震是突發的利空而造成超跌,之後則會回到緩慢修正的軌道上。
不過,彭建文也觀察到,因為地震造成的重大傷亡,使民眾挑屋、購屋條件的排序洗牌,不再只看地段,「會注重安全、注重全棟建物的結構」。香港商匯泓不動產台灣分公司大安營業處店經理曾上哲也發現,大台北地區的買方,對建物的「安全性」變得特別關心,若有疑慮,即使房價多降1成,也不容易成交。
除了龜裂、傾斜等明顯可見的狀況外,對於建築結構、建物土地等,涉及複雜又專業的判讀資訊,一般人該怎麼運用,才不會選到有安全地雷的房屋呢?《Smart智富》月刊在綜合2位專家學者建議後,歸納出以下幾種要避開的地質和物件:
地雷1》高風險地帶
避開4種環境
減輕災害發生風險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台灣因所處的地帶、特有的地形和地質,以下4種環境區位,特別容易發生災害,包含:1.活動斷層帶、2.順向坡、3.土石流危險區、4.土壤液化潛勢區。
但對於在此次台南大地震後,爭論得沸沸揚揚的土壤液化區,張國鎮釐清說,「有些地區不是不能蓋房子,以土壤液化(詳見名詞解釋)的問題來說,目前的建築工法是可以克服的。」
但張國鎮也指出,即使這些地帶受較嚴苛的法規規範,但也難保建商在施工時真的步步到位。再者,在這些地帶造屋,建商的施工品質再好,因地震、豪雨而發生傾斜、下沉、淹水風險的機率就是比較高。所以,如果有其他物件的選擇,不想有心理負擔,當然還是可以先避開。
如果建物所在地的先天條件已經排除了多數疑慮,那麼接下來就是進一步觀察整棟建物的狀況,千萬不要忽略「安全的地段,也會有建物倒塌」的事實。
名詞解釋_土壤液化
指土壤顆粒間的水壓增高,顆粒彼此間的接觸力瞬間消失,而懸浮在水中失去承載能力,易使地上建物下沉或傾斜,且當孔隙水壓過高時,水與部分砂土會經由地層中的裂隙往上衝出地面,造成噴砂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