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3個月,美元指數都在92到100間震盪,近5個月甚至下跌逾6%,讓看多美元者開始擔心,美元多頭行情是否已走到盡頭?但觀察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下半年美國聯準會二度升息機率再次升高,最快升息時間應在7月。這使得非美貨幣出場、美元買入時機將逐漸成熟,投資人可趁新台幣升值時慢慢加碼美元。
根據歷史經驗,美元每波升息循環首度宣布升息後的100個交易日內,多呈現「利多出盡」的跌勢。這回歷史果然再次重演,聯準會去年12月首度升息,5個月間美元指數下跌逾6%(詳見圖1)。
這波美元弱勢原因有2:1.美國首度升息後,聯準會內主張緩升息的鴿派意見抬頭;2.歐、日央行接連加碼寬鬆貨幣,使市場預期美元近期內難再回升,近半年因此成為全球最弱貨幣。不過,這樣的調整近期又有變化,聯準會的「升息預期」即將再度升溫,原因如下:
數據1》就業市場持續熱絡
首先,美國最新(4月14日)公布的「初領失業金人數」創下42年新低(詳見圖2),目前仍在持續好轉中。由於初領失業金數據直接顯示整體勞動市場是否好轉,甚至連就業品質都會反應,因為不論全職轉兼職、或兼職失業,只要條件未達各州最低薪資標準,都可請領失業救助金。因此,只要初領失業金人數創新低,表示就業市場正在持續好轉。由於過去50年,就業市場一直是聯準會貨幣決策方向最看重的變數,所以只要就業市場持續熱絡,聯準會升息的方向就不會改變。
數據2》通膨趨勢出現實質改變
其次,美國通膨趨勢正出現實質改變。儘管核心CPI過去幾年都穩定在2%上下,不過,由於聯準會看重的「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數據今年明顯加速上揚,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已從去年普遍低於1.3%爬升到今年2月的1.7%(詳見圖3)。加上生產者物價指數中,雖然終端商品變動不大,可是因為原物料價格止跌回升,中間商品價格已在上揚。再加上去年因為聯準會開始縮減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接著升息,壓抑房價僅出現約5%上下的小幅增長,可是,進入2016年,房價再度蠢動。以上數據都可能讓聯準會擔心通膨壓力增溫,進而決定二度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