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資策會副執行長、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指出,以信用貸款來說,銀行對於申貸人的信用要求極高,大多數人並不容易取得資金。不過,若有健全的P2P貸款平台,反而能集合社會上閒置的資金,借給有需求的申貸人。他表示,像是學生或新創業者,不太能提供符合銀行需要的信用資料。然而P2P貸款平台,可透過多元的資訊收集管道,包括網路、市場趨勢、社群軌跡等,分析申貸人的信用,判定是否受理申貸。好處在於許多沒有信用資料,或是一般來說銀行不願借款、其實卻具有償還能力的個人與公司,能夠拿到貸款。
除了利息定價透明、吸引非銀行貸款族群之外,P2P貸款的成本相對較低,由於不需要有實體的設施,也不用雇用過多人力。因此,世界各地的P2P貸款平台數量以及成交量,都呈現爆發性的發展。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從2010年至2014年,全球每年P2P貸款的交易額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23%,至2020年時貸款金額更預估可達2,900億美元。
安全疑慮》無專法管理,有資安、倒帳風險
在這個金融科技快速成長的時代,PSP貸款平台出現後,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必定是傳統金融業。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報告中顯示,超過83%的傳統金融機構,擔心業務會被金融科技取代。麥肯錫顧問公司也曾指出,在未來10年,傳統金融機構可能會有40%的營收以及60%的收益會被金融科技瓜分。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黃國峯說,P2P貸款平台的確會對傳統金融機構產生影響,但仍須視民眾是否能接受以及對平台的信心程度,短期之內衝擊不會過大。
銀行業者則表示業務相近,當然會是競爭的對手。但它們也認為,民眾在使用這項金融服務時,首先需要提供足夠的資料,平台才能評估其信用,而對於平台是否能確實保護個資會有所遲疑;再者,我國目前沒有相關專法可以規範,民眾利用這項服務時,會對「無法可管」感到擔憂。
提到無法可管,P2P貸款在過去1年中,金管會對其皆持保留態度,甚至一度反對開放,今年幾家平台陸續成立後,金管會才於新聞稿中指出,網路借貸服務非金融監理法令規定的特許行業,其業者也不是金管會監理的機構。因此,目前從事P2P貸款並無違法。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說,由於專案小組仍在研議中,未來是否會有P2P貸款的管理機制,待政策決定。
在未有配套法規的情況下,民眾難免會擔心台灣的P2P貸款業者,是否也會發生像中國一樣的詐騙事件。邱淑貞說,儘管目前沒有設立專法,但平台業者經營時仍有幾項既有的規範需要遵守。她舉例,收集民眾個資時,應符合個資法規定;提供金流中介服務時,要注意是否踩到違法吸金的邊緣。
「中國會有很多惡意倒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它們擔保100%保本。」王可言說明,中國的P2P貸款平台,不只在申貸人的審核上寬鬆,更向投資人保證100%保本,但是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不可能會有100%保本的工具出現。因此,P2P貸款平台,的確應該受到規範,不過最需要被討論的,是要從哪些方向制定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