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M頭與W底型態:M頭又叫「雙重頂」,是由2個高點和1個回檔的低點所組成,通常是股價的高檔,即稱為頭部型態(詳見圖2);相反地,W底又稱為「雙重底」,是由2個低點和1個反彈的高點組成,通常即是股價的低檔。
④區間型態:其實也跟三角形型態一樣,是由上下趨勢線所形成的區間,只是不像三角形型態的2條線會接近,而是呈現較開放的型態。當股價帶量突破上下趨勢線的時候,才是走出區間整理的型態,帶量突破是最好的進場點。
3.透過函數計算的技術指標
除了均線、型態之外,我一般會再加上KD(隨機指標)與MACD(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若是期權當沖,我會再加入RSI(相對強弱勢指標)。
這3個常用的技術指標,我使用起來,分別有不同的意義:
①KD:快速的指標。
②MACD:中期的指標。
③RSI指標:KD鈍化時參考,以預判接下來的走勢。
因為RSI比較敏感,如果用RSI操作,會太過頻繁進出,技術面的術語叫做「雜訊過多」,所以,我一般是使用KD作為進出的依據,RSI只是用來輔助參考接下來的走勢。
籌碼面數據
8指標列為首要觀察重點
籌碼面也有數據,對我來說,我最重視、也是我每天記錄的就是籌碼面數據,是我判斷大盤的重要依據。我每日記錄並觀察的籌碼面指標共有8個,如下:
①外資買賣超。
②外資期貨未平倉口數,以及與上一結算日口數的比較。
③未來指標(前5大交易人、前10大交易人的期貨布局)。
④新台幣匯率走向。
⑤外資選擇權未平倉金額。
⑥Put/Call Ratio。
⑦散戶多空比。
⑧3大美股。
我很重視這些籌碼面的數據,因為這些數據往往不只即時反映股價的表現,甚至可以領先股價,讓我預知未來漲跌趨勢,例如外資未平倉口數的變化,就是大盤指數的領先指標,我每天就是把這些籌碼面的指標記錄下來。
台灣市場很單純,就現貨、期貨、選擇權;如果把期貨與選擇權歸類為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是只有現貨跟衍生性金融商品這兩種,這兩種的籌碼面數據,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每天都會公布。
我自己最重視的就是本篇這8個籌碼面的指標,這8個指標怎麼判讀?去哪裡找資料記錄?本書裡有詳細的介紹。(本文摘自第2篇)
小檔案_麥克連
出生:1972年
學歷:英國倫敦大學MBA
經歷:國外大型壽險公司市場研究員、國內證券公司海外部、券商公會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