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積極投入發展工業物聯網,其中,智慧製造乃是進軍工業物聯網的發展重點。可是,在智慧製造下,要讓不同國家、不同廠商、不同年代、不同型號的機器全面串接,並非容易的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6年∼2020年,全球智慧製造的產業成長率約在8%∼12%,而國內為智慧製造提供「軍火」的工業電腦業者,2016年∼2018年的產值年增率可以維持在12.5%∼14.6%(詳見圖1),表現更好。
工業物聯網包含智慧製造(編按:是指運用基礎機械設備,加上資訊軟硬體、系統整合技術與通訊標準,使工廠生產行為具有「感測聯網」、「資料蒐集分析」、「人工智慧」,以及虛實系統整合的功能,而且能人機協同作業)、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國防等次產業,其中,智慧製造加上物聯網、雲端、大數據,就是所謂的「工業4.0」。國內工業電腦(IPC)公司多切入智慧製造領域,因為具備硬體研發製造和系統軟硬體整合的能力,且擅長少量多樣化產品。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魏傳虔認為,這些工業電腦的公司將成為全球發展工業物聯網的重要「軍火供應商」。
台廠布局時間長、客戶接觸面廣
無懼紅色供應鏈威脅
不過,由於各國目前各自建立工業物聯網的通訊標準,因此至今尚未形成共同認可的通訊協定,使得不同地區、不同廠商所生產的設備,無法順利串接,造成智慧製造的年成長幅度不如工業物聯網。但是,魏傳虔認為,一旦未來共同認可的標準形成,國內企業在3個月∼6個月就能推出產品,尤其是研華(2395)、凌華(6166)、四零四科技等,和國際大廠合作發展傳輸協定的台灣IPC廠最具先發優勢,再加上IPC廠近年不停向外併購,擴展營收,推估台灣工業電腦2016年∼2018年產值年增率可達12.5%∼14.6%,不僅較產業全球平均值8.8%來得高,也比智慧製造的成長力道強!
元大投顧分析師魏建發指出,國內工業電腦公司有8成都跟製造業相關,最重要的產品就是工業控制機板,因此為發展智慧製造的主要受惠產業,其中主要受惠者包含研華、樺漢(6414)、凌華等3大廠。另外,廣積(8050)、威強電(3022)、新漢(8234)等也將受惠。至於中國IPC公司,目前規模都相對較小,切入產業時間沒有台廠久,累積的經驗不足,客戶接觸層面更不像國內IPC公司那麼廣,因此暫時難和台廠競爭國際客戶的生意。
在工業電腦大廠中,龍頭公司研華因為有OBM(自有品牌生產)業務,技術與股價評價都最高,應用市場最多元,而且已經從硬體和模組跨入系統整合。樺漢則是多元發展產品,並透過母公司鴻海集團的大量採購能力來壓低成本,近期又購併德國S&T,業績連續高成長。法人認為,雖然研華和樺漢股價高,但是遇大盤拉回,仍然適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