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9月推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要成立基礎建設及整廠輸出的海外輸出協作平台,把工程服務推向東南亞國家。事實上,不待政府推動,國內石化業統包工程服務龍頭中鼎工程(9933)、電廠建設龍頭台朔重工,及中小型電廠工程服務商亞通(6179),早已前進東南亞搶占基礎建設市場。
所謂「整廠輸出」,不只包括機器設備, 還將設備運轉、維護、操作等各種專門技術的移轉提供納為輸出項目。目前,國內企業從事類似業務,多集中在設備製造業、資通訊服務業和統包工程業(Turnkey)。其中統包的承包業者不僅要肩負工程設計、採購、施工,連建廠完成後的試車運轉也要負責。國內如中華工程(2515)、中興電工(1513)、中鋼機械等公司也有類似業務,不過箇中龍頭乃是2015年在國際工程設計公司排名第103名的中鼎為最大廠。
中鼎自2014年起業績連2年成長,今年第2季拿下中壢和高雄鳳山污水下水道BOT大案後,年底還有馬來西亞及中東石化廠標案將公布結果,新簽約金額有機會再創歷史新高,公司估計今年第4季到明年全球潛在標案金額將近7,000億元。
法人評估,由於中鼎至8月底的在建工程金額達2,065億元,也是創下歷史新高,再加上新接案件持續增加,未來2年營收將可連續成長。若從2014年起算,相當於連續4年成長!為何中鼎業績能連續成長?公司分析有以下2大原因:
2大原因支撐業績長紅
受外資及投信青睞
1.產業布局完整:中鼎目前據點遍布中國、東南亞、中東、俄羅斯、美國等地,除石化廠統包案外,國內基建、環保工程、以及新加坡捷運維護等非石化類也是主要營收來源。因此,當石化業景氣走低時,中鼎營收仍可維持水準。
2.技術能力完整:多年來累積技術能力及業務人脈,加上過往統包工程紀錄佳,對拿下標案及業績有極大幫助。像去年跟美國CB&I公司聯手奪下阿曼煉油及石油工業公司統包工程案,金額高達2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90億元),不僅是中鼎股本的11.7倍,也是國內歷來標到金額最高的海外工程案。
中鼎今年第3季原本應認列5億8,600萬元的工程呆帳金額,在欠款客戶還款4億2,700萬元後,估計今年每股獲利可提高0.64元。法人估計,中鼎今、明年每股獲利將達3.17元及3.6元,以截至10月13日股價45.6元計算,預估本益比僅12.7∼14.4倍,為過去7年來本益比區間低檔位置,股利殖利率預估分別達5.5%及6.4%,優於電信股,加上中鼎今年被納入高股息成分股,兼具穩定及成長性,9月下旬吸引外資和投信開始買超該股,值得投資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