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1998年對佛州商學院大學生的演講中表示,就算他身上只剩1萬美元,也絕不會去借貸。他說:「當你腦中充滿著對金錢渴望時,你就很可能去借貸融資,做出目光短淺和不可理喻的事情。當貪婪占據了你的胸腔時,你離失去本金也就不遠了,若干年後,你終究會對你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
有德國股神之稱的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也不諱言地坦承,在他借錢的那段時間,投資績效的確比較不好,通常都是虧比較多。因為壓力會造成人們錯誤的判斷,尤其當碰到不可抗力因素的時候,舉凡國際情勢、天然災害、政局變動,或公司爆發財務危機時,股價肯定也不會太好看,不管是自己認賠或被迫斷頭出場,都有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2008年美國爆發的次級房貸風暴,最後演變成全球的金融海嘯,當時世界級投資公司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發行的連動債讓大家趨之若鶩。當廣大投資人還沉醉在獲利無限的幻想中時,沒想到一夕之間泡沫被戳破,並釀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機。
殷鑑不遠,近年來國內各大銀行又承作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便因人民幣大貶而導致銀行必須認列高額損失,並導致金融股重挫。
財務槓桿是雙面刃
小散戶難靠借貸投資致富
說到借錢投資,個人也有過經驗。我在剛退伍的時候,向銀行借了10萬元買股票,隨後股價崩跌,當時我承受的壓力真是無法言喻;從此之後,我就堅決不借錢投資。
或許你會說,很多有錢人都是借錢投資,用錢滾錢、利滾利。但下一句我要說的是,的確有一些有錢人是靠融資借錢滾大財富;但反過來說,並不是所有借錢的人都能成為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