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結構正在加速老化,政府年金又有破產危機,很多人擔心自己會淪為「存款少、收入少、依賴少(編按:因子女啃老或失婚、喪偶而無依靠)」的「下流老人」,於是努力賺錢、用力投資。不過,專家卻提醒,如果沒有做好財務規畫,拚命投資、買保險,反而可能讓你陷入「下流老人」危機!
「下流老人」是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在2015年時提出的概念,意指退休後過著貧窮生活的高齡者。相關書籍不僅在日本大賣,《下流老人》在台出版8個月,仍長踞博客來社會科學類書籍前10名榜內,顯示不少人擔心自己淪為「下流老人」,很多人因此大買保單、積極投資,想要遠離老後貧窮的陰影。
根據《Smart智富》月刊統計過去30個前來尋求〈理財健診〉服務讀者的理財狀況(詳見圖1),發現:①23.3%的個案仍有保險不知道買得是否恰當的困擾,有人甚至只買儲蓄險,不買保障型壽險;②有26.7%的人為了創造更多收入而積極投資,甚至用房貸增貸、股票融資的方法企圖賺更多,卻因為遇到金融海嘯而大幅虧損,賠了夫人又折兵;③有30%的人為了「不知該存多少退休金」而煩惱,明明家庭收入不低、收支管理也很健康,卻因為不清楚退休前到底該存到多少錢,只好繼續在職場中奮鬥,甚至省吃儉用影響生活品質,只為了要存更多錢。
台灣的少子化、老年化問題嚴重,「下流老人」現象恐怕很難避免。尤其是現階段政府正推動年金改革,幾乎每個人的退休金都會面臨「變少、晚領」的問題,要如何避免淪為下流老人?統一保經總經理徐采蘩表示,沒有做好財務規畫,就積極投資、多買保單,反而有可能因為決策失當而淪為下流老人。yes123求職網「2016年10月上班族省錢與理財調查」的統計就顯示,投資能夠獲利的比例僅33.5%(詳見圖2),多數只能打平或呈現虧損。因此,要避免老後貧窮,建議上班族必須趁早做對3件事:買對保險、做對投資、搞清楚退休金怎麼算,同時,透過提早準備,讓退休後的生活向上提升,而非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