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囉!今天在學校,老師教了你們什麼?」看著餐桌前兒子雀躍分享上課的心情,在科技業上班的伊森(化名),工作一天的辛苦頓時就少了一半。
在科技業工作逾10年的他,年薪逾200萬元,但每天超時工作、日夜顛倒卻是常態。雖然薪資條件優渥,但他心裡知道,這是用健康換來的,他擔心自己再這樣下去,不僅健康「壞了了」,也無法陪伴孩子一同成長。他心想,如果可以累積千萬資產,在年化報酬率10%的條件下,就能創造一年百萬元的被動收入,不僅能脫離爆肝的工程師生涯,讓自己有更多時間陪家人,又有機會提早退休,跟老闆「Say Goodbye」。
於是在2008年,伊森將當時全部積蓄200萬元投入基金跟股市,那時的他,沒有特別的選股邏輯及想法,只是覺得大家都說基金與股市正在走大多頭,自己現在進場,應該還有機會賺錢。於是將資金投入在單一國家型基金及他熟悉的科技類股中,打算短期進出賺價差。一開始還略有小賺,但接下來就遇到金融海嘯,台股加權指數從9,859點慘跌到3,955點,只剩下原來的4成,而他手上的基金及股票也慘賠50%,最後只剩下100萬元。
在慘賠過後,他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歷程,發現自己沒做功課、短線操作又重壓全部資金,他心想,如果要達成「千萬資產、穩定獲利10%領被動收入」的目標,應該是尋找一個獲利穩定的個股,長期投資才有機會達到。
於是他參考存股達人小資女艾蜜莉的選股邏輯,用5個價位判斷合理買賣價,再把獲利投入外幣及儲蓄險中,鎖利兼累積資產,之後年年投資報酬率大於10%。從2009∼2015年,他每年從年薪中撥1/3的錢入股市,合計投入本金500萬元,加上歷年領到的現金股利約50萬元,2015年個人資產突破800萬元。投資成功讓他對未來深具信心,因此在2016年,他決定一圓早年想要出國留學攻讀博士的夢想,赴加拿大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