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聯準會(Fed)為了刺激經濟,除了將利率降至零之外,還史無前例地採行了3輪的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量收購債券、挹注資金至市場。此舉也造成聯準會的「資產」由2008年前不到1兆美元,至2014年底暴增至近4兆5,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5兆元)。
7年後,隨著金融海嘯的影響逐漸散去,聯準會於2015年12月首度升息1碼,時隔逾1年,分別於2016年12月與2017年3月各升息1碼,並表態2017年將升息2∼3次,正式進入升息循環。不過,在3月的會議上,除了討論升息之外,也有聯準會的成員提出,升息3次後,聯準會應該開始「縮表」(即減少聯準會的帳上資產),再繼續下一波升息,他們甚至建議,2018年應該要將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從4兆5,000億美元的水準,減到2兆∼2兆5,000億美元。
什麼是「縮表」?它和「升息」有何不同?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釐清QE和「降息」有何差異?以美國為例,所謂的「降息」是指,聯準會用降低聯邦基金利率,引導銀行定存利率跟著下滑,降低銀行存款利息來刺激投資人將存款轉出去做投資。透過降息,美元供給會增加、美元指數會因此下滑,市場資金也會選擇從美元資產撤出。取而代之的是,與美元指數走勢相反的新興市場、原物料商品等則可能吸引資金流入,導致資金動能增強,引爆所謂的資金行情。
至於「QE」則是指,聯準會用美元現金進場收購債券,同樣會造成市場美元供給增加,引導美元指數走弱。美國降息、加上實施QE,使得2009年原物料和新興市場出現最後一波大漲。同一時間,聯準會執行QE後,債券價格因此大漲。從過去經驗來看,一般債券的多頭行情會在降息結束時告終。不過,因為施行QE,聯準會不斷地介入市場買債,所以延長了債市的多頭行情,行情變化明顯與過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