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定的目標要能度量
幫助提高實現的精確度
在目標管理的理論中,有個方法叫「S.M.A.R.T」,其中的M(Measurable)就是目標要能夠被測量。不過測量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種,有些人認為只要把目標落於明確的數字就好,因此相較於「測量」,在財務目標中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能夠「度量」。
好比你的目標是在30年後累積1,000萬元,作為基本的退休生活費,如果單純只把目標設定在30年後累積到1,000萬元,達成的誤差就會變大。
要提高實現的精確度,就要能夠進一步度量目標,然後知道每月、每年需要投入多少錢,這些錢預計是用多少的報酬率去實現。再詳細一點,還可以連同將來調薪的幅度也估算進來。最後,在每一年的固定時間回顧目標,用確實的數字(存款數字、資產淨值)來表示準備退休資產的進度。
2.有點難度、但要合理
執行上會有更多動力
人的天性就是這樣,對於做一件事,太簡單的沒有動力去做,太難的又不想去面對。設定財務目標時,我們也要把握這個原則,讓自己有動力去實現,但又不會被龐大的數字壓到喘不過氣來。
方法是這樣,當你在設定財務目標時,可以嘗試把金額分成不同的層級,以起碼要實現的當底層,以最理想的當最上層。以退休金來說,不少人在設定時, 一開始就會以「想要」的生活品質來計算需要多少錢支應。雖然這樣的規畫並沒有不妥,只是通常想要的金額與實際需要的金額會有不同,數字一估算出來難免會有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