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最近小利空不斷,這些小利空背後隱藏著大影響,投資人不可不察。舉例,政府極力做多都更,讓買老房、住老房子的人,以及看好的建商都充滿希望,但是,一個「永春案」判決,讓司法凌駕專業審查之上,重創投資人信心,等於宣告都更夢破碎。
再看近期各地蛋白區房價雖然有下跌,但是成交量不夠,必須跌到2012年、2013年時的行情,才能夠換得自用型買盤的青睞。可是,因為建商不願再割肉讓利,議價空間從原來的15%∼20%,最近幅度又縮小。儘管有些投資公司為了節稅進場買進,使得這股買氣被包裝成市場熱絡的景象,然而,真正懂市場的人會發現,其實自用型買家並未介入,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蛋白區的量沒有出來,房價支撐力道愈來愈弱。
市場另外一個利空則與股市有關。媒體報導熱錢進台灣,塑造新台幣強勢。熱錢看好台股的除息秀,由於台股股息殖利率5%∼10%,因此吸引不少資金前進台股,但並未投入房市。新台幣強勢的現象,隨著台股陸續在8月∼9月結束除息,外資一旦順手賣股,屆時才是新台幣和台灣金融市場能不能禁得起考驗的關鍵點。
以上這些小利空一個接著一個,卻未見到任何利多的驚嘆號。不過市場要見底,在利空不斷的情況下,還是得有量。沒有量,表示投資人、自用型買家仍然不認同目前的房價。無量會讓市場緩步下跌,用時間換取跌幅空間,這個趨勢我看到年底都還不會改變,今年市場成交量會再縮!
目前很多買在高檔、沒有賣掉的不動產,持有者為求解套,甚至已到廟裡去擲筊,請神明指示哪家業務可以賣得快、賣到好價錢。這個市場已經沒有炒作氣氛、沒有投資空間。雖然政府給了一帖低利率解藥,讓人容易忘掉慘痛、套牢的記憶,但低利率持續的結果,卻是該讓利的不讓利、該走的沒走,市場房價、買氣下滑更緩慢。建議所有投資者要認清現實,只有開價合理、抓住稀少且願意出價的自用型買家,才是此刻房市投資的王道!
小檔案_顏炳立
◎學歷: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畢
◎經歷:香港商梁振英不動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北縣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委員、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員
◎現職:香港商戴德梁行不動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