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國股市的價值被低估時,必定充滿一堆低於清算價或顯而易見的好機會。所以2年多前,當查爾斯(Charles)看到香港、韓國股市低估時,就把台股持股大舉轉換到港股、韓股的清算價組合,「以機會成本考量, 與其在都沒有魚的區域,去跟一堆職業級釣客競爭,不如去滿是魚群卻沒有人在的地方釣魚。」查爾斯說。
但外國股市的內在價值要如何確認呢?「巴菲特指標是很好用的參考,可是要用對方式。」查爾斯說,在市場上,若只單看巴菲特指標的數值來定位股市是過高或過低,卻忽略上市企業的獲利表現、利率環境等因素對股市的影響,會使得評價不夠精確。
因此,查爾斯評價一國股市是貴還是便宜,除了計算該國股市的巴菲特指標之外,還會觀察該國整體企業的獲利水準、股價淨值比、利率水準等,以下一一介紹:
指標1》巴菲特指標
愈低代表該國股市愈便宜
這個比率是2001年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提出,用以衡量股市是過熱還是低估。目前市場普遍的計算公式是:
當時巴菲特提醒投資人,當指標在75%∼90%,股市是在合理區間,超過100%代表在變貴中,而2000年的指標超過130%,就高得危險。但查爾斯表示,那時的利率水準比現在高,10年期公債殖利率達6%以上,企業獲利表現又比現在差,若還按照當時標準選市,會錯失已經出現的便宜機會。
所以,查爾斯認為,在目前利率處於低水準、企業獲利在提升的環境下,指標只要在100%以下即可入選,愈低代表愈便宜。由於各國經濟條件不同,巴菲特指標的高低標可對照2000年、2008年股市熱時的巴菲特指標、利率及企業獲利,以界定現在各項指標是否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