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當天,選擇權違約金額高達13億元,創下選擇權史上最高的違約紀錄,許多持有部位高達數億元的選擇權大戶都栽了跟頭。擁有律師執照、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本身也擁有15年投資經驗的資深選擇權交易人劉作時指出,許多投資人向他哭訴,當天台股明明大跌542點,為什麼選擇權賣方做空(賣出買權),卻被期貨商強制平倉,變成大賠出場呢?
劉作時形容2月6日是「台灣期權史上最失控的一天」,他指出,當天從期貨商風控機制到期交所制度不完備,導致價格失靈,因此產生蝴蝶效應,促發台灣期權史上最大的違約交割金額,他更推估,選擇權賣方交易人的損失金額,可能高達40億元。
選擇權賣方「被屠殺」
單一大戶慘賠1.8億元
《Smart智富》月刊專欄作家權證小哥更直指,根本就是期貨商便宜行事,才會引爆這一場災難,讓許多原本不會慘賠的投資人,賠了三輩子都賺不回來的錢。
在這場選擇權賣方「大屠殺」中,有投資人以600萬元操作,結果賠了6,000萬元,中部某個大戶的3個戶頭,共賠了上億元。台北也有大戶光1個戶頭就慘賠1億8,000萬元。
當中固然有投資人過於輕忽風險的問題,但是制度失靈也難辭其咎,主要關鍵在於3大缺失,如果這些缺失有一道攔截住,就不會引發連鎖效應。投資人、期貨商與期交所,都應記取此次教訓,才不致讓失控事件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