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來到2萬6,616.71點、那斯達克指數7,505.77點、S&P500指數2,872.87點,美國3大指數都來到波段高點。台股也不遑多讓,輕易地跨過1萬1,000點。
但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和恐慌指數竄高,美股2月2日開始暴跌。當天道瓊指數大跌665.75點,跌幅2.54%,下一交易日續跌1,175.21點,跌幅擴大到4.6%。這兩天那斯達克跌掉418.33點,S&P500跌掉173.04點。受美股影響,無論是成熟國家的歐洲和日本,或是新興市場的中國、東南亞,全球股市一片哀鴻遍野。2月4日是立春,隔天台股在國際股市的影響下,接連兩天暴跌,投資人信心全失,整個市場瀰漫悲觀的氛圍。
股市波動更甚以往
程式交易和ETF為元凶
近年股市之所以看回不回的一路大漲,或是突然恐慌性崩跌,波動甚於以往,最大原因是程式交易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基本上,程式交易設定買進和賣出的價位或是根據技術指標決定的買賣點都差不多,當價格觸及買點,大家一擁而上追價,股價一路走高;當價格觸及賣點,停損賣壓傾巢而出,股價形成多殺多。
標榜投資績效和大盤同步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近幾年成為投資人的新寵,ETF的種類和數量多到無法想像。為了和大盤同步,ETF的基金經理人只能被動式的買進權值股。
權值股上漲造成指數大漲,投資人賺了錢,再把錢拿去買ETF,如此一來全球指數一片榮景。一旦行情反轉,投資人要求贖回基金,基金經理人只好賣出權值股,造成權值股下跌,股價指數崩跌,投資人信心潰堤,殺出手中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