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最大的風險就在漲多與升息兩件事,波動變得激烈,甚至急殺都很難避免。」這是上一期筆者對美國股市的評斷,同時點出美國經濟的隱憂。在總統川普的減稅政策,正好切中問題核心,預期這層疑慮將得以消除,使經濟再度步上穩健成長的路,因此美股縱然波動激烈,再創新高的多頭走勢依舊不變。3月9日,那斯達克指數已經領先創下歷史新高,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也具備挑戰新高的企圖。
從最新公告的就業數字顯示,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1萬3,000人,優於預期的20萬人。雖然時薪增幅不如預期,但是納稅人已經陸續收到減稅款,後續的就業狀況又優於預期,4.1%的失業率已經屬於「完全就業」,薪資調整幅度跟上來的機率頗大,今年美國經濟將再次由個人消費推動3002。
經濟數據表現疲弱
拖累台股挑戰前高
台股受到日前美股下跌與近期新台幣強勢走升的影響,也是呈現激烈波動。有別於美股,台灣的經濟數據表現較為疲弱,1月景氣對策信號較2017年12月滑落2分,降到20分,連續2個月呈現黃藍燈,也回到2017年5月的低點。從上市櫃公司2月份的營收表現來看,疲弱的經濟表現成為未來台股挑戰前高1萬1,270點最大隱憂。
接下來的清明節又要變盤了嗎?統計的意義不大,除了前後日的「長假效應」,導致平均股價波動較大之外,之後的股價走勢囊括了各種型態,包括先漲後跌、先跌後漲、走平後再漲、橫盤來回震盪等。
既然「清明節變盤說」沒有太大的意義,為何又要提出呢﹖因為2月營收不佳可以用工作天數短來解釋,但是,作為年後「存貨回補」的3月營收,就極具代表性,可以視為景氣好壞的前導,今年缺乏新題材是不爭的事實,就算有(例如:虛擬貨幣採礦機狂潮帶動板卡廠商的業績推升)也屬於機會財,難以長久延續,更難以支撐指數。如果整體3月營收的回升力道不如預期,加上指數距離高點不遠,就會使得指數再度拉回的壓力不小,第2季的操作策略恐怕得多些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