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大力推動「以房養老」政策,希望手握房地產但缺乏現金的老人家,可以透過向銀行申請「反(逆)向抵押貸款」,取得穩定的退休生活費,且能在自己的房子裡安度晚年。
台灣適合推動這樣的理財計畫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6年台灣住宅自有率高達85.36%,遠高於其他許多已實施反向抵押貸款制度的先進國家。台灣既然有這麼高的房屋自有率,自然非常適合推動「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是源自於荷蘭,而發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則屬美國。美國於1960年開始,許多企業提供不同形式之房屋轉換貸款計畫,1989年後市場逐漸成熟。另外,包括英國、澳洲、日本、香港等國家,都有超過30年以上之公益、營利性質的反向抵押貸款推行案例。至於台灣,最早由內政部推動「公益型」以房養老,2013年3月1日上路後,因條件過嚴,結果乏人問津。直到合作金庫銀行在2015年11月開辦「商業型」以房養老,才掀起風潮。
根據金管會統計,「以房養老」開辦2年多,業務穩定增長,共有12家銀行開辦這項業務,截至2018年5月,核貸案總計2,425件,撥貸金額約新台幣130億元。目前以房養老方案也結合貸款、信託、保險等多元資訊,逐漸走向更便利、多元的服務。不過,因為沒有保險機制,採浮動利率計算,利率風險會轉嫁給消費者。
政治大學曾以台灣市場實際房價和民眾平均餘命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反向抵押貸款可以為台灣的退休老人提升20%~80%的退休所得,可見以房養老確實能有效協助高齡者在宅養老以及安度退休後的財務難關。
不過,相較於國外發展經驗,台灣還有改善空間。依國外經驗,反向抵押貸款若能享有免稅優惠,對老年屋主的退休所得,將更有提升效果,也可刺激老年屋主申辦貸款。因此,建議政府可以考慮針對以房養老申辦者提供稅負優惠,鼓勵老年屋主將其房屋權益轉換為流動性高的貨幣,穩定其退休所得的適足度。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長壽風險將是政府與民眾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目前物價上漲,下一代普遍低薪,傳統「養兒防老」觀念逐漸淡化,政府應盡速訂定相關稅負優惠措施,以保險機制分擔前述風險,讓金融機構願意提供有競爭力的商品,同時讓長輩們踏出這一步,懂得「以房」來「養老」。(finance_smart@bwnet.com.tw)
小檔案_王儷玲
學歷:美國天普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
經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