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盛夏,和藝名郭子的郭蘅祈相約華山文創園區見面,他正為了11月底舉行的「愛之日常音樂節」奔走,身為活動召集人,從群眾募資、串聯音樂人、召開記者會等,皆親力親為。
在2009年以前,「郭子」這個藝名記錄著他創作力旺盛的演藝圈20年資歷。1990年代,他是能唱又會寫,譜出無數流行金曲的歌手;千禧年後唱而優則導,開創華人音樂圈首見的劇場式演唱會風格,成為活躍於兩岸三地、星馬的演唱會導演。
到第3個10年,就在對演藝生涯心生倦怠之際,改以本名郭蘅祈出發,陸續接觸藏傳佛教與瑜伽,潛心學習後,令職業與生活方式都產生質變,「先是拿到瑜伽教師證照,後來又搬到台中。」
郭蘅祈笑稱當初這些決定,曾令身邊的親友大感意外,甚至出言反對,但他還是做了。可以任性地安排人生下半場的生活,有個很大的前提,郭蘅祈早早安排好了自己的財務、居所,甚至是父母的居所。
為自己鋪路》學父親用房子存錢
穩固財務基礎
身為生性浪漫的創作者,如何懂得為自己鋪路?這得從郭蘅祈的父親談起。「我向來對數字很愚鈍,只對音樂、創作很有感覺,運氣好的是我爸爸做了一個示範。」郭家有4姊弟,加上擔任主婦的郭媽媽,郭爸爸身為一介上班族,除了要養活一家6口,還渴望給家人更好的環境。
郭爸爸存夠了錢就買房子,讓一家人能夠從小房換到大房,「整整30年都在持續這件事。」在郭蘅祈小學6年級時,郭家好不容易以750萬元買到了天母的房子,當時家庭財務一度相當窘迫,但等到買下天母的第2間房時,先前那間房的市值已漲到近2,000萬元了,「我當時突然意識到,原來這件事是能生錢的!」
眼見父親多年來「用房子存錢」的顯著效益,郭蘅祈再怎麼不諳財務,也看出了心得:「錢放到銀行,100元就是100元;如果存在房子裡,撐一下就有機會100元變成1,000元!」
郭蘅祈便也仿效這個模式,在1990年代版稅收入最高的時候,一樣在天母以大約1,800萬元左右的價格買了第1間房子,日後這間房便成了穩固財務的基礎。
2010年前後,因前往台中參加一場法會,郭蘅祈在友人介紹下,順道看了當時七期附近的房產,「它離新光三越不遠,地點好,又不在七期裡面,沒那麼貴。」
那時郭蘅祈已厭倦演藝生涯,對於天氣好,生活步調也較台北緩慢的台中相當心動;所相中的房產又是「一坪不到12萬元的5年電梯大樓」,從地段到價格、屋況等,都符合他的期待,「這些條件有利於我再買一間給爸媽。」
身為家中么子與獨子,郭蘅祈多年來都是照顧年邁父母的主力,若要搬到台中,父母也得跟著一起搬,才能讓他就近照顧。在許多條件都到位的情形下,他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到台中試試」,先後買下價格接近,相距5分鐘單車車程就能抵達的2間台中房子,接著再將台北天母的房子出租。